作文应该是生活的写照,只有真实的经历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没有足够的素材储备,写作文就会成为一种令人头疼的挑战,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记住那一天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1
9月30日晚,在一间温暖的房间里,透过淡黄色的灯光,能看见我们全家一起吃中秋晚饭的情景。窗外,一轮明月挂在暗黑色的树梢上,散发出皎洁的光芒。从树枝中漏下细细碎碎的亮光,温和而耀眼。这,就是中秋的明月。
一顿饱餐后,我和表妹就坐在阳台外的两张小板凳上,我们面前是一张小桌子,上面摆着一个碗,里面是五仁的月饼。于是,我们边看着刚从云雾里探出头的月亮,边回忆起故乡和童年。
月饼吃完了,月亮也被云遮住了。我和表妹便下去闲逛。
路过浅水塘的时候,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亮光,如月光一样饱满、耀眼。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些与表妹同样大小的孩子,他们在点蜡烛,烛光闪亮。
表妹忍不住了,就跑近书店,也买了几根。她点得笨手苯脚,蜡烛全部都浪费了,没办法,只好回家。
在家的窗外,月亮又出来了。我们又坐在那两张小板凳上,又开始吃那美味的月饼。皎洁的月光洒在草丛中、阳台上、我们身上……把我们和所有物品,照得堂亮,包括那没人在意的角落……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2
生活中,总有些日子令你难忘,它也许不同寻常,端午节那浓浓的棕香使我念念不忘。
在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中都是一个个四角尖尖的棕子,来到桥边,一条条龙舟竞渡,不停地追赶着。
我们一家来到了外婆家,只见一片片翠绿的棕叶与一些米。外婆走出来,拿着一些绳子:“这个端午节,我们一起来包棕子吧!”
走进厨房,外婆做了示范:先将棕叶折成四边形,留下一个口,然后再将米与肉放入其中,最后再用绳子绑起来。
看着外婆的方法,我也试着,将棕叶包成一个四边形,可是留的口太小了,外婆见了,立刻走过来,将叶子重新包一遍,我再次拿起一片棕叶,试着包一遍,成功了,再放入米、肉,只剩下绑绳了,可是我竟然忘记了如何绑棕子,一旁的外婆笑了笑,又给我做了示范:将绳子留个圈,把另一头穿进去,一个棕子又完成了。
我拿起绳子,系在了棕子上,再按照外婆的方法,完成了包棕子。
一上午,我们包完了棕子,一家人满头大汗,静静地等待棕子出锅。然后,一家人吃着棕子,看着河中赛龙舟……
这天,让我念念不忘,也值得我们铭记:每逢端午佳节,扑鼻的棕香总让我想起了这天,想起乡音乡情,想起与外婆相处的美好时光。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3
我会记住那一天,用汗水浇灌的内心创造了延续的温暖。
指挥棒在空中旋转,定格了时间。
三张笑脸与三人的梦想也定格在了从前。欢笑、汗水、努力、希望都留给了从前的操场——我们挥洒汗水的梦之地,一切皆因我心中的阴影而起,那时的我毫无振作之意,回味从前。
指挥棒旋转,解放时间。
从那日起,操场上少了一个人的身影,昔日的点点定格在那日意外,直到一天,才重新找回。窗外,乌云压的很低。要下雨了,望着窗外的乌云,这何尝不是我的内心呢?只不过一个下雨了,一个还维持着现状。“我出去一下。”我早已消失在了老妈的视线中,冲向了我们当时的`梦之地,定格的往事在我的心中不停的回放,促使我来到了梦之地,在门口看到了这一幕:两个熟悉的人影在雨中拼搏着,为梦想努力着,两根指挥棒在雨中旋转着,散发了力量,正解放着时间。心中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从前的回忆喷涌了出来,泪也流了下来,驱散了雾云。
放晴了,彩虹驱走了雾气,阳光又重新散发着光芒,我又何尝不是呢?从前三根闪闪发光的指挥棒,重新在天空中旋转,唤回了从前的一切的一切。
指挥棒再度旋转,创造奇迹,实现从前的梦想。
又是那个熟悉的场景,那个久久不能忘怀的场景。三根指挥棒同时旋转在心头与空中,散发着从前的朝气蓬勃与欢乐。从前的三个人只是对视一笑,先同去完成他们的梦想,随着音乐的落停,指挥棒也回到了我们的手中。泪水与掌声齐飞,泪水早已不受控制,我们抱在一起,诉说着那最初的梦想。
指挥棒又一次旋转,只不过是在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用汗水与希望创造的奇迹。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4
那一天使我第一次直面亲人的离去。那一天是曾奶奶的葬礼。
那天我不明就里地被父母从学校接出来时,还因可以光明正大地逃几天课而开心了好一会儿。
父母带我回了老家。走进屋看见许多人围在一起,头戴白头巾热络地聊着天,另一边有几个人哭得撕心裂肺,可脸上却没有半点眼泪。在这样对比强烈、有点诡异的气氛里,我被吓愣了,呆若木鸡地被戴上白头巾。我在众人的话里知道——曾奶奶去世了。我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被摆在一些蜡烛中的曾奶奶的遗像,感到深深的陌生,心里浮现出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好无聊啊,我可以走了吗?”
但终于没敢问。
第二天一早,我被大人拖去灵堂,莫名其妙地磕了几个头,就被拽出门和一众穿着孝服的亲戚走着。
我记得那天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我是曾孙辈最大的,和父亲走在前边。父亲他们扛着装有曾奶那遗体的棺材一言不发地走着。前面吹奏着哀乐的队伍十分聒噪,后面是半真半假的大声的哭声。我有一些不安,觉得别人都哭,而自己不哭,显得很不懂事。我便努力的酝酿情绪,可我对曾奶奶的记忆太少,眼泪怎么也挤不出来。我在毒辣的太阳底下沉默地走着。
心想:生前一直喜清静的曾奶奶一定不喜欢这样。
后来到了殡仪馆,长辈们商量后决定火葬。我壮着胆子,看着曾奶奶的遗体被推进大火,被大火吞噬,最终变成了一小捧骨灰,心中腾起一阵强烈的恐惧。“不疼吗?”我想问。
接着,我跟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亲戚买骨灰盒、灵牌,心想:这普通的小盒子怎么这么贵。曾奶奶那么节俭,肯定不喜欢这样。
后来又折腾了很长时间,深夜才回到家。
我看着曾奶奶的遗像,回想着一天的经历,心想:人生前忙碌了一辈子,最后被烧成了一捧灰,被装在盒子里,埋在地下;然后呢?然后只留下一张照片,一块灵位,渐渐被人们忘记,被子女淡忘。
一场葬礼让我第一次思考自己也会死这件事,我还记得我被吓得手脚冰凉,彻夜不眠。
我一直记得那漫长而恐慌的一天。那一天,我第一次感受死亡的恐惧,第一次因意识到人情冷暖的真相而不安和惊异。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5
夏日的闷热总让人提不起精神,当我百无聊赖地在家中躺着时,忽然一阵起油锅的声音响起,不一会,飘来的阵阵香味,吊起了我的味觉神经。我不由得走进了厨房,看着妈妈一边烧着菜,一边不时地擦着几乎快滴下的汗水,不禁感到自责。妈妈忙了大半天,而我却坐享其成。实在说不过去,想到这,一种想法在心中油然而生……
这天,我一个人在家,我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起了个大早,像模像样地拿了个钱包,直奔菜市场,当我站在菜市场门口时,面对的是那潮湿的地面,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味道的混合气体,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恶心。一走进菜场,各种小贩的叫卖声冲击着我的耳膜。这时,我发现我自认为的“一大早”其实并不早。大多数小贩开始准备收摊回家了。我随便走到了一个卖青菜的大妈面前,学着别人的样子问:“青菜多少钱一斤?”“1块1斤。”我也不知贵不贵,反正买了再说!走到了鱼摊前,想起妈妈最喜欢吃鱼了,这次直接让鱼贩子帮我挑了一条鱼,清理好鱼后,我兴奋地拿着几包小菜往家里赶,心里还美滋滋地想着妈妈见到我为她做的爱心大餐,会有什么表情?忽然,我发现袋子里的鱼还在挣扎,最后居然从那袋子里蹦了出来。吓得我尖叫,从没想到鱼的生命力是这么旺盛,怎么办?鱼不停地在地上弹跳。
正当我手足无措时,一位热心的阿姨帮我把鱼重新放回了袋子,然后,重重地打了个结,对我说:“小姑娘,第一次买菜吧。买好这种活的动物呢,最后打个结。这样就不容易蹦出来了。”我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如此简单的道理,我怎么会没想到呢?
真正的麻烦在我回到家后出现了。我忘了我不会煮鱼,看来还是等妈妈回来吧!妈妈回来后。看着我烧的青菜和一条生鱼也明白了。拍了拍我的头,说:“谢谢你,不过凡是都要从头开始学,来,妈妈教你怎么煮鱼。”厨房开始热闹起来了……
在这一天中,我体会到了母亲操劳家务的艰辛。在这一天中,我学会了如何煮鱼。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天中,我认识到:不光要学习,实践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这一天,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记忆中,成了无比珍贵的财富!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6
那一天,我们将要分开,各奔东西,那一天,我们欢聚,那一天,我们用笑容来掩盖离别的难过。
那一天,遥遥无期而又近在咫尺,距离那一天,只剩半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有欢笑,有打闹,有难过,也有悲伤,那天过后,我们各自上各自的初中,有了新的朋友,当我们在路过小学时的母校,还会想起以前的朋友吗?
曾经说一起闯天下的姐妹,到了那一天,还会遵守约定吗?就如同桌的你一样: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
再悲伤也终会遗忘,再美好也抵不过时光
掬一捧岁月,握一份懂得,书一笔清远,盈一眸淡恬。
记住那一天作文篇7
我14岁拉。窗前爆竹噼噼啪啪,烟花多彩绽开。家人围坐着吃着团圆饭。望着那一桌的美味,心绪在飞舞,扳扳手指算一算,我已经经历了多少个这一夜里。十四岁拉,我不再是一个小孩拉,我已经成长拉,变成了一个大孩子,我该有自身的观念有自身的信心了。
十四岁是一道坎,翻过这到坎,将进到人生的另一个环节;翻过这道坎就需要学好应对人生中的一切千难万险;翻过这道坎,我要放宽两手,摇摇摆摆地逐渐自身行走,渐渐地,步伐会更为稳定,更顽强,也会走得更有自信心。十四岁。从愚昧到懵懂无知,人生在历经着先后极大的变化。
十四岁前的我,纯真,浪漫,无拘无束,无拘无束,我能不管不顾爸爸妈妈的担忧无拘无束做我想要做的事,而现如今我已经十四岁拉,我要接纳我作为耳边风的互换观念,我要营造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我,而不是一个粘附的简易的随意。不管我对以往有多少的依赖,不管我多么的地不想长大,不管那般的日子有多有多让人恋恋不舍,我都要学好抛下,我要再次启航,逐渐我人生的漫漫长路旅途,由于我十四拉。记住这一天。我的十四岁。
记住那一天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