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下面是爱制作小编为您分享的学生家访心得体会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1
自开学到现在虽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觉得还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活泼、可爱、好动、爱说,或者内向、斯文、不主动等等性格,但其实少数极个别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她本来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两面性”。我们班的胡昕言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刚接手这个班,我对孩子做了大致的了解,熟悉她的老师说言言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表现,也很少与人交流。开学前家访时碰巧她和她的妈妈出去了没见着。但家长会上她的妈妈和我说言言其实是个很爱讲话、很爱表现自己的,在家里就她一个人说起来没个完。带着对言言“两种反差很大的表现”这个疑问,在一个周末我们三位老师去她家作了详细了解和观察,结果正如她妈妈所说的,她是个爱说爱笑,闹个不停的'孩子,一点没有对我们老师戒备的那种心理表现,和在幼儿园的那个言言相比真是判若两人。她和我们说起在上海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事,还向我们表演学动物叫声,兴奋得夸夸其谈,把在幼儿园学的歌大声地唱给我们听,还讲一些特别幼稚的话逗得我们大笑……
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孩子性格的“两面性”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么小的孩子难道还能长时间的抑制自己“本来就很开朗活泼”的性格吗?我想在以后的班级活动和日常教学中对言言再仔细观察引导。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2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此次家访,我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家长的家庭教育,等等;我们也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此次家访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拉近了我们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我也觉得家访要做到真诚,要真正地是为了学生,要和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纯粹地向家长述说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学生的一些问题抛给家长。应该是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一起教育好孩子。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可以利用飞信,校讯通等方式更好的来和家长朋友沟通,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3
我觉得家访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缺的桥梁,家访是密切师生感情的直通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会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学校布置家访任务之时,我想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看来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和许多家长聊天中,我觉得就象和朋友聊天一样,感觉一下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
经过家访使我了解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4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三者共处,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利于意见的交换,有助于达成共识,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到学生的在家表现,日常行为,家庭教育,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等;教师能更好地提醒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常规,这样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做好工作。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几乎所有家长都能接受老师的建议,并表示愿和老师一起搞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家访让我更了解学生。通过家访我觉得有些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简直有点判若两人,有些平时在校我觉得好的学生在家里却是另一种表现。比如我班有位男同学,平时我觉得他各方面表现很不错。可是这次我去他家,家长跟我反映的又是另一面,作业不主动做,学习习惯不好,不说实话。当时听了家长的话,我真的很震惊,我没想到他在家里是这样的,我觉得自己班主任工作还没做好。我想以后我应该多花些时间与家长聊聊,了解学生的另一面。同时通过这次家访,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平时不敢,不想跟我讲的,在这次家访中学生都讲了出来,使我知道学生的一些想法,也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也为今后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所以家访给我的最大体会是拉近了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加强了沟通,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同时我也觉得家访要做到真诚,要真正地是为了学生,要和家长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纯粹地向家长数说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学生的一些问题抛给家长。应该是与家长共同想办法,一起教育好孩子。这样,不仅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今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后要尽可能多的家访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更好的来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在家访中,教师既能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同时,教师通过家访能及时掌握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家访工作,是因材施教全面搞好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5
利用休息时间,我到几个学生家中家访,感受颇深。
首先家访的是xx家。xx是上学期转来的新同学,她的自控能力差,不合群,作业质量差,当然成绩也差。
来到她和妈妈租住的地方。听了妈妈的介绍,我的心不禁深深地疼起这个孩子来。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妈妈带着她回到了娘家和继父又组成了新的家庭,妈妈怕她不习惯全职在家里陪她照顾她,继父外出打工挣为数不多的钱来维持家里的开支。小小年纪的xx时时想念着爸爸、爷爷、奶奶,想回到原来的家里和他们继续生活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们不一样。听到这些,她在学校的表现有了最合适的解释。
我尽可能地向她妈妈介绍她身上的闪光点,列举了她爱劳动,尊敬师长,体育成绩好等优点,同时指出如果xx能开朗一点,积极一点,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的。我还向家长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很多家庭教育成功与失败的例子,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最后我建议她经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接纳继父,慢慢融入这个新的家庭。
最后,我对xx说:你是个聪明孩子,有很多优点,但是自制力不强,管不住自己。如果你改正以上缺点,老师相信班上的同学喜欢都会喜欢你,愿意跟你交朋友的。你的爸爸妈妈虽然不在一起了,但是他们和原来一样喜欢你,新爸爸也喜欢你,到外面打工挣钱让你和妈妈生活得这么舒心。
xx望着我,笑着点点头,她还是认同了我的说法。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xx、欣怡、粤强的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还了解到xx等同学的家长管教子女严格,这些孩子很听话很上进。但是也有一些家长或是隔代抚养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那些坏习惯、坏毛病越积越多。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教育措施,使家长们感到非常满意。
在这段时间的家访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家访,像是一架连心桥,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老师能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只有通过家访,真诚沟通,教师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达到家校结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xx同学,17岁的花季少女,却是全班最不受欢迎的同学。
自私孤立是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她不愿意跟同学们交往,同学们跟她打交道,也总会被她误解为恶意的攻击,古怪的脾气透射出严重的心理问题。她刚进入班级时,十分自闭,甚至有自残的行为。这两年,在对她的教育上我花了超多的精力,看到了务必的进步,但应对高三的学习压力,她的心理上又出现了反复。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11月7日下午4点,我随同方倩老师,学工处领导魏继主任、熊浩主任前往她的家。
她的家在沙隆达广场附近,我们到的时候她的奶奶早已在广场等,广场上的风很大,奶奶迎着风大步向我们走来,那股热情真让我们感动。我们走进小巷,拐了三个弯,走到一栋90年代的旧房子前,又随着奶奶爬上7楼,才走进一个四十平方的小房子里。这一路上,奶奶向我们介绍,z同学的父母离异,父亲是沉默寡言,没有多少文化的工人,母亲在外地打工。她就一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奶奶78岁,爷爷也已经80岁了,祖孙三人就一向住在这个四十平米的一个房子里。奶奶一边爬着7楼,一边跟我们讲述着,言谈中透露着无奈和骄傲,她为能抚养这个孙女感到骄傲,又为没能更好地教育这个孙女感到无奈。看着奶奶的身影,我们的心有些沉重。
经过一番交谈,我发此刻z同学奶奶的眼中,z同学是一个乖巧懂事可怜的好孩子,虽然她成绩不太理想,但这都是外部原因造成的,z同学是受害者,z同学的父母、同学都伤害着她。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读到最典型的爷爷奶奶心态,自己家的小孩是最好的,是没有错的,即使看起来有错,也务必是别人让她犯错,爷爷奶奶是她的最可_的保护者。这本身没有错,当爷爷奶奶的爱也无法帮她抵住现实的残酷时,她就失去了对环境理性的决定,走向孤独自闭。
我们为爷爷奶奶的付出而感动,但在对他们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就应注意的问题,两位老人也欣然理解。同时,我们还提醒两位老人将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不要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奶奶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都很激动,一再表示就应多跟老师交流。我们临走时,爷爷奶奶竟然要送我们下7楼,在我们的坚持下才作罢。他们站在楼梯口目送我们离开,我感到这束目光中承载的沉甸甸的期盼。在他们对我说了那么多感谢的言辞后,我想说,谢谢他们,谢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每一个家长都是把他们生命一部分交托到我们手中,我们有什么理由辜负?
三、幸福家访:满满的收获提升我
家访后,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一股从未有过的巨大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澎湃而至。话语间情感的流露,交谈中思绪的碰撞,那方心灵栖居地,那份真实的触动,对教育担当的本真思考在反思与行动中构成。校园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校园同行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期盼,让我在这次家访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升。
在家访中听其言,看其家,辨其神与貌,问其因与果,明其心声,多赞扬,多宣传教育大势,笑驳其谬理,和风细雨,娓娓道来。把孩子的优点一一放大,给家长定心丸,激起家长孩子期望之火,同时用孩子的优点来照家长的不足,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感化教育。这是我的家访方法。家访需要反复抓、抓反复,需要先变化家长,后沟通教育学生,给学生自信、期望和热情,这是我对家访的认识。家访不是一个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沟通校园、社会、家庭的有效信息,只有善于整合多方面的优势力量,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这是我在家访活动中的收获。
几个月前,在全省的“课外访万家”活动刚刚开始时,我给自己鼓劲,喊出“百分百家访”的口号。如今,我的家访经历告诉我,我会将家访发展成我的教育教学的常态,去收获更多的幸福。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6
“叮咚……”门铃声把我从梦中拉回来,我揉了揉半闭着的眼睛看看闹钟“现在才九点啊”。妈妈打开门,门外站着的不是来拜年的亲朋好友,而是我们的班主任——邹老师!这下,我可全醒了“邹老师怎么在寒假来家访,完了,万一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怎么办?”我忐忑不安地想着,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穿好衣服,赶忙把被子整理好。
刷完牙的我坐到老师边上的沙发上。邹老师说:“这次我来家访主要是想看看你在家的表现,也想跟家长交流一下你在学校里的表现”老师跟妈妈聊着“安妮很爱看书,而且作文写得很好,上学期在学校的'“金秋读书节”作文还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我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妈妈说:“她是很爱看书,可就是太懒了,不愿意做家务,作业写完也不整理,而且很内向,上课一定没怎么发言吧!”妈妈泡了杯茶给老师。“安妮虽然上课不发言,但考试成绩很稳定,基本上都是九十分以上,人缘也不错”老师和妈妈聊着。我一句话也插不上来,坐在沙发上,虽然眼睛盯着电视屏幕,可心思全在老师和妈妈的对话上。
十点的时候,老师起身要走,我和妈妈把老师送到门口,临走前,老师还对我说“安妮,以后上课要多多发言哦!”我点了点头,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
其实老师来家访并没有那么“可怕”。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7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 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10月14日利用休息时间,我和班主任全老师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罗李慕阳的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最后我说到:“我们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学校大门要挤破,班级容量也很大,我们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家长谅解,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什么建议的可以尽管提出来。”罗李慕阳的家长说:“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对学生是如此牵挂和关心,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就是放心,你们这是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家长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张绮云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何欢见到我们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xxx
10月25日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篇8
今天我正在院子里和好朋友们玩,忽然就看爸爸急匆匆地走过来,边走边喊,原来是班主任要来家访了。我的心开始蹦蹦的乱跳起来。由于我一贯的懒散作风,再加上寒假前有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的手腕受伤没能写字,年底期末检测时,考的成绩不甚理想,很是害怕老师在爸爸妈妈面前说我的“坏话”,一路上磨磨蹭蹭的不肯回家。 回到家里,班主任还没到,我赶紧跑到自己的书桌前,将自己放的乱七八糟的书籍和作业本整理整理,然后就坐在了沙发的角落里不再支声,再也没有了以前和爸爸妈妈抢遥控器的场面。
正忐忑间,班主任老师来了,我站起来弱弱的叫了声老师,就又默默地坐在了那儿。没想到老师没有严厉的批评我,反而对我的优点大加赞赏,夸奖我思维活跃、诚实等等。爸爸妈妈听到这些也是乐开了花,转而对老师诉说起我的缺点来。这时再听到大人们对我的`评判,我心里已经不再害怕了,也插上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
老师和爸爸妈妈都对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认为我是一个可造之材,随着下一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的学习成长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还没回味过来的时候,老师要走了。我急忙站起来,将老师送出了家门,高高兴兴地和老师说了声再见。
班主任老师的家访,使我既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更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今后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一定不辜负老师和爸爸妈妈对我的厚爱和期待。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通用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