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一份珍贵的文档,记录着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成绩的点滴,认真书写一份事迹材料,人们可以学习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以下是爱制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篇1
李xx拾金不昧的事迹(做人诚为本) 李xx:女,四(1)班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文静而懂事的孩子。她拾金不昧的事迹感动着很多人,激励着很多人。
那是201x年12月的一天,李梅梅放学回家经过县交警队时,在县交警队门外的大街的人行道上,她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黑黑的东西,走进一看,是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她把钱包拾起来,心想丢钱包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她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前来认领。那天特别冷,冻的直打哆嗦。可是等了好一会也不见有人来认领。她想这样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一是怕回家晚了爸妈担心,二是失主丢了东西可能会找警察,于是她走进交警队的大门,找到交警队办公室。很有礼貌地向警察叔叔说明了来意,请他们帮忙找到失主。然后她将钱包交到交警队警察的手中才转身离开。
原来失主是刚买了车去交警队上户时不慎将钱包丢失的。钱包中不仅有各种重要证件,还有现金三万多元,当他拿到钱包后非常的高兴,请求警察帮忙联系一定要见见这个孩子,当面说声谢谢。李xx却很平静,说:“这没什么,爸爸妈妈、学校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讲诚信,我们操场上的展板上不就说做人诚为本吗?不是我的东西捡到一定要找到失主,这是我应该做的。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篇2
2016年4月7日,盘州公交公司10路公交线路贵bu3072刘彩云师傅行驶车辆到达终点站时,和往常一样对公交车车厢内的卫生进行打扫。忽然,她听到公交车座位上传来一震手机铃声,寻着铃声声音走去,刘师傅发现一部乘客遗落在公交车上的手机。随即,刘师傅接听电话,并告诉电话那头着急的失主:“您好,请您不用着急,我是盘州公交公司10路公交车驾驶员刘彩云,您的手机落在公交车上了,我会把手机移交到公司调度室,请您带上身份证到公司调度室领取就行”。我们的公交车驾驶员刘师傅很耐心的告诉乘客在公交车上丢失物品的领取流程及公司详细地址,当时丢失手机的失主万分激动,失而复得的心情无溢于言表。2016年4月21日林先生为盘州公交公司拾金不昧的公交车驾驶员刘师傅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表示对刘师傅拾金不昧精神的赞扬及感谢之情。并再三向刘彩云师傅及公交公司调度室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刘师傅说:“我们只是举手之劳,不用感谢,我们公交公司每一位师傅都会这样做”。事后我们的工作人员才得知,失主林先生是珠海市中鼎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可想而知林先生丢失手机时有多着急,那部手机上面的信息对于一位企业负责人来说有多重要。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自2013年公司成立至今,盘州公交公司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拾到乘客丢失物品不计其数。也许下一次走在街道,我们依旧是陌生人,很多拾金不昧的驾驶员虽做了好事,但与乘客都是素未蒙面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公交车驾驶员在为城市交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向大家展示着公交司机人的高尚品德。一个在大家看来最平常不过的举动,却见证了公交司机人一颗金子般的心,诠释着诚信的真谛!感动只是瞬间的,刘师傅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她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永恒的!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篇3
11月4日,离柳社区工作人员任晓卿同志正逢下班路上捡到一部手机,环顾四周没有人什么人,只好把手机拿回社区,并把手机充满电,保持手机通话畅通,以防失主着急联系。第二天上班根据手机上显示的短信和未接来电号码顺利联系到失主本人,十分钟后,向某来到社区,原来她就住在本小区,接孩子的时候由于赶时间手机滑落丢失都没有察觉,回到家发现手机丢失,本以为手机无法寻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电话发现手机没有关机,她觉得有希望找到,于是用丈夫的手机发了几条短信,希望捡到者看到信息可以和她取得联系。没想到第二天八点多真的联系到了。拿到手机后,失主连忙道谢,要以现金进行酬谢,被任晓卿同志婉拒。
社区主任张丽说:“拾金不昧是弘扬真善美,是传播正能量,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社区为民服务的宗旨。”任晓卿同志拾金不昧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精神更值得大力提倡和鼓励,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也是离柳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的成果,并积极倡导辖区居民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持善良纯朴的心态,造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篇4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好朋友,天天都一块上学放学。有一天,小明和小红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不远处的一棵大树旁,仿佛有个黑色的鼓鼓的东西。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钱包。小明把钱包捡起来,感觉软绵绵的。打开一看,哇!里面有好多一百元的钞票。小红数了一下,居然有九千元钱呢!钱包内侧还有一张身份证。
正在他们看钱包的时候,有一位叔叔从对面走过来,仿佛在地上找什么东西。小明和小红看见了迎上去问那位叔叔在找什么东西。叔叔说:“我在找我的钱包呢!里面有我的身份证和九千块钱。”小明拿出刚捡的钱包,把身份证拿出来,对照着这位叔叔的头像仔细看了看,非常像,应该是同一个人。小红问:“叔叔,那你能报一下你的身份证号码吗?”叔叔立即答出来了,跟身份证上的号码完全一致。小明和小红放心了,这个钱包一定是这位叔叔掉的。于是他们把钱包还给了叔叔。那位叔叔很感谢这两个小朋友,必须要给他们每个人二十元钱表示感谢。可是小明和小红并没接过钱。小明说:“这是大家应该做的。”然后和小红一块像平常一样上学去了。
虽然有了钱,可以买非常多东西,但是拾金不昧是做人应有些品质。小明和小红用我们的行为取得了他人的尊敬,维护了我们的尊严,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篇5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网点精神风貌的展现,在古交农商行木瓜会储蓄所,最近就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温暖着身边的人。
这天,临近下班时间,网点工作人员拉下卷闸门,外出清点大堂内的atm机,就在准备清机时,看到靠近墙的柜台上赫然放着三百块现金,两名工作人员相互看了眼,心里满是疑问,这是哪位客户把钱落在这里了?丢了钱的他会不会很着急呢?
atm清机完毕,工作人员立马将情况告知网点负责人,王腾飞所长了解后,迅速行动,立即调取监控,并通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存款人王先生,并电话向其说明了原委。王先生接到电话后,刚开始还以为是诈骗电话,“我没有丢钱啊,你们打错电话了。”经过我们多方解释后,王先生丢掉疑虑,来到网点,工作人员查看身份证、核对信息、确认无误后返还了王先生遗失的现金。对王先生对类似诈骗电话的极高警惕性给与了肯定,并在现场给客户演示了存取款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赢得了在场客户的阵阵赞扬。
“现在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太感谢农商行的工作人员了,如果不是你们,我这三百块就打水漂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落在了这儿。”王先生摸摸脑袋憨憨地说道。
王腾飞所长回复:“急客户所急,解客户所忧,是我们每位农商行工作人员应该做到的,你们的满意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你们的称赞是对我们服务最大的肯定。在这里,我更想提醒广大客户朋友,atm机每日取款量大,大家在取款过程中务必要谨慎细致、耐心核对,保管好自己的资金和银行卡,每个人挣钱都不容易呀!”
一件普通的拾金不昧小故事,却展现了古交农商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价值追求。此后,我行将继续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用更贴心、更暖心的金融服务回报客户的信任与托付,守护好客户的钱袋子。
拾金不昧的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