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他人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优秀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知道成功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努力的成果,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

2024抗洪事迹材料篇1

8日-9日,___及周边地区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到240多毫米,老街街道范围内北面受珠塘水位上涨,洪水下泄流量加大的压力,南面受新安江水位陡涨,洪水倒灌的顶拖,造成梦园村、老街枫树巷、沿河巷、青春商贸城内涝,一百多户居民和店家进水,部分群众被困,长春巷及周边发生三处山体小塌方,防汛形势严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汛情就是命令,关键时刻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作用,迅速组织开展抗洪抢险工作,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尽快恢复了生活环境和秩序,让群众感受到了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关怀和温暖,体现了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特殊时刻的执政能力。街居党员干部发挥了的表率作用和奉献精神,顶风冒雨,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大家齐心协力,值班巡查,转移群众,慰问灾民,清理街巷环境卫生,圆满完成了抗洪抢险工作任务,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展示了城市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党群携手、干群协力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抗洪图。

俗话说水火无情,突如其来的强降雨是社区群众遇到困难的第一信号,牵动着街道社区领导的心。街道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在9日零晨4点就深入到受灾较重的小区、小巷和地质灾害易发点查看汛情灾情,冒着暴雨到梦园村、珠塘、长春巷、枫树巷等地组织街居党员干部、群众抢排洪水,冒着危险抢救物质,帮助转移受灾群众,连续奋战20小时未能休息。街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都在第一时间到所联系社区查灾核灾,指导帮助社区开展抢险工作。街道及时召开领导班子防汛工作紧急会议,传达贯彻上级有关会议精神,通报辖区汛情灾情,动员部署各项防汛抢险工作。全面启动街道抗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党员志愿者、各险段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逐一上门到老街及商贸城店面和地势低洼地居民家通报汛情,动员及时转移,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哪里群众最需要,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就出现在哪里。街道武装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投入到灾情排查、抢险、转移被困群众等任务中。各社区还发挥社区党员作用,向困在楼上的困难群众发放了360瓶矿泉水、540袋方便面,解决了受灾群众暂时生活困难。以社区党员为骨干的老街治安巡逻队加大了夜间巡查力度,增加了对人员转移地段的巡查频次,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维护了受灾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福街社区枫树巷地势低洼,建筑有不少是平房,一涨大水就内涝,居民中老人多、贫困人口多,抗灾自救能力弱。强降雨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一早就上门查看,反复做工作通知和帮助群众及时转移,共转移受灾群众35户、105人,一直到下午近2点才吃午饭。五福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兆庆5月9日凌晨5点就早早地赶到枫树巷查看灾情,逐门逐户通报汛情,动员住户转移。枫树巷进水后,居民们有的在等待观望,有的在急忙搬东西。患难时刻见真情,正当群众感到无奈、无助时,他组织了30多名社区党员干部在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的亲自指挥下,把鞋子一脱、裤腿一卷就淌入飘浮着垃圾、粪便的洪水中,来来往往跑了十多趟,帮助群众转移搬运物品,采用人背肩抬方式帮助25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老人安全转移。家住枫树巷二弄14号的查莲金老人,今年94岁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洪水进家时她还是不愿意转移,李兆庆多次到她家做工作,并组织5名社区党员干部将她连同藤椅趟水抬了出来,并及时通知家属。查氏的儿子对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在特殊时期对她母亲的帮助十分感激,连声道谢。李兆庆还主动参加9日夜间值班巡查,陪同区、街道领导看望乘退水之机陆续返家的受灾群众,直到10日凌晨3点才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五福街社区党员程俊、入党积极分子方华德也主动参加抢险工作,多次涉水帮助受灾群众搬运电视机,将老人从房子背出,转移到安全地带。社区老党员许小安今年已经70岁了,小巷进水后,她不顾自己家里的灾情,协助社区到左邻右舍做群众工作,动员他们及时转移。在党员干部的感召和带动下,不少社区群众也加入了抗洪抢险的队伍,出现了邻里互帮、街坊互助的感人场面。珠塘、老街社区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也圆满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确保了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灾后,街道于10日上午迅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恢复生活环境,共清运垃圾7吨;购置了消杀药品和器械,对受淹户室内外环境、公厕喷洒消毒药剂,用高压水枪冲洗小巷路面。社区干部还向受灾群众发放了5种共200多份卫生防病资料,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防范灾后疫情发生。街道还迅速将上级下拨的救灾物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共发放棉被28床、大米1800斤、油60壶、面条300斤,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把有限救灾物质发挥最大效用,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这次汛情是对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和检阅。受灾群众老金充满激情地说,这次洪水一来,家里有事到那儿去找人帮忙,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的身影,没有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关心救助,我们就会吃更多的苦,遭受更大的损失,关键时候还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靠得住。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健玲5月9日先后三次到老街街道检查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老街街道在这次防汛工作中领导有力,行动迅速,措施得力。目前,街居上下正按照区委、区政府、区防指关于防汛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继续弘扬“抗洪”精神,把抗洪抢险工作中所凝聚的力量、焕发的激情投入到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去,全面核查灾情,及时上报;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工作,坚持汛期人员值班和巡查;总结经验,完善细化防汛工作措施,做好防大汛的准备;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2024抗洪事迹材料篇2

今年的抗洪救灾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事迹,成为抗洪救灾的先锋和旗帜。下面是留学网为您整理的抗洪救灾战士个人先进事迹,供您参考!

简旺生,郎溪县建平镇钟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汉子,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抢险最前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打响了“家乡保卫战”。

以雨为令奋战一线

钟西村歌场圩位于钟小河北岸,圩内面积4000多亩,埂头窄,埂身单薄,1999年洪灾修复后尚未经过大水考验。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简旺生被窗外的雷雨声吵醒,打年轻就有充足防汛经验的他,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组织100多名人员上埂巡查,并划分2个重要埂段,交由两个村民组负责,紧急调配桩木、土、砂石、彩条布等防汛器材物资,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6月24日上午9点30分,歌场圩钟小河外河段出现险情,简旺生立即组织抢险队员和一台挖掘机,进行打桩抢险。他带领3名队员在水中坚持了一个小时,协助挖掘机打完了10多根木桩。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调来一台挖掘机、五台拖拉机,加紧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才完成除险。此后十天里,简旺生就带领突击队奋战在歌场圩,危险发现一处,就及时化解一处,共计化解十几处险情。

身先士卒死生考验

6月21日下午1点多,简旺生和60多岁的老党员傅泽元在歌场圩巡埂,突然看见埂下的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3000多亩农田就直接被淹没,给整个钟西村4000多百姓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估量。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简旺生不顾劝阻,捡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紧抢险。老党员傅泽元被简旺生的举止感动,也一同跳入水中,两人协助完成堵塞涵闸口的任务。他们在水里奋斗了整整1个多小时,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涵闸堵住。随后赶到的抢险突击队,开来1台挖机,在闸口的水泥板上铺上薄膜,用泥土全部覆盖,最终确保泄洪沟涵闸安全。

2024抗洪事迹材料篇3

7月21日,一场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张家湾镇,数个村庄同时受到龙卷风的洗劫,一时间砖瓦横飞、树木折断、房倒屋塌、断水停电,灾情不断……群众陷入惶恐的境地。

险情就是冲锋号,灾情就是动员令。张国瑞在得知灾情后,心急如焚,不顾身体不适,冒着倾盆大雨,以最快的速度驱车赶往事发村庄,第一时间出现在受灾村庄干部群众面前。虽然他浑身湿透,形象有些狼狈,但却很好地稳定了受灾群众的恐慌情绪,给他们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群众的安危,就是我们的安危。在遭遇龙卷风损害严重的西定、大辛庄等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天灾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当地干部群众手足无措的混乱场面,张国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定要快速把干部群众组织起来,实施自查自救!绝不能出现人员伤亡!于是,他冒着如注的大雨,协调村干部召集村内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抢险自救突击队,进行临战动员。迅速查看最需要救援的人,特别是平房,快速检查村内危房和用电线路,防止发生房塌伤人和触电亡人!随着张国瑞发出的一声声指令,党员干部纷纷投入排险自救之中,及时排除险情20余处,清理危房15处,转移人员30余人,避免了人员和财产发生更大损失。

百姓的利益大于一切。22日凌晨,随着持续倾注的暴雨,不少村民家都进了水,而且水越进越深,形势危急。张国瑞此时已感觉满身疲惫,浑身乏力,并且有些头晕目眩,他知道自己高血压犯了,应该喘口气休息一下。但一想到党员干部的领导责任和眼前这严峻的形势,张国瑞内心深处油然升起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继续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此时村内已经断电,漆黑一片,张国瑞就和村干部深一脚浅一脚地逐户查看房屋进水情况,对屋内有积水但又不愿转移的人,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工作;对少数群众因不满而说的牢骚话、抱怨话、责骂话,都笑脸相对;对那些需要转移而又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亲自动员救助,想方设法把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经过不懈努力,张国瑞和村干部先后动员并转移了20余名村民,转移完毕时,天已经放亮了。

自7月21到7月23日,在连续3天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张国瑞始终坚守着群众利益大于天的信念,以共产党员的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24抗洪事迹材料篇4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职责。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应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状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向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应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用心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能够将人打倒,也能够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职责,从履行职责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2024抗洪事迹材料篇5

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

坚守4天4夜抗洪救灾

“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7月21日晚,暴雨如注,短短几个小时河水水位迅速上涨,位于卫河河畔的豫北名镇浚县新镇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浚县公安局新镇派出所所长李振鹏接到暴雨预警后,迅速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鹤壁市境内遭遇连续强降雨,浚县新镇镇境内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水位猛涨,加上上游河流分洪泄洪,泄洪区几十个村庄的群众亟待转移。李振鹏闻汛而动,向全所民警、辅警发出号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急难险重面前,人民警察责无旁贷!当务之急就是把群众一个不少地转移到安全地带。”

“奶奶,请放心,只要人在,家就在,咱要相信党和政府,您在这里安心住下,缺什么我给您置办。”

在该镇新北学校的.安置点,李振鹏紧握着一位老人发抖的双手,安抚好老人的情绪后,继续投入到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中。一个昼夜未眠未休,截至7月22日凌晨,新镇镇辖区内14个村庄20xx余名群众全部被安全转移。

大雨一波未停一波又起,受强降雨的影响,7月22日晚,卫河彭村段突发决堤,河堤口头宽度达到40米,情况十分危急。“走!我们动作麻利点,去河堤两边把警戒线拉起来。”带着两名民警,李振鹏一行人迅速出发赶往卫河彭村段决堤口。刚刚靠近河堤,见到不少群众在围观,李振鹏见状赶紧带着其他民警上前劝离。“洪水期间,不要往河边凑,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险!快点回去……”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李振鹏一遍又一遍地劝离围观群众,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对群众一遍一遍地解释、提醒,包括李振鹏在内的百余名民警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鏖战,维护了新镇卫河大桥交通顺畅,使救灾抢险物资快速有序地进入抢险堤段,在强有力的保障下,决口于7月26日凌晨2时终于成功合龙。

完成任务后,李振鹏根本顾不上休息,又配合党委政府第二次有序转移了20多个村的群众。

因为镇里停水停电,李振鹏已经4天4夜没有联系到家人了,4天前,小儿子给他视频通话问:“爸爸,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你不是说带我去北京看毛爷爷吗?”他只能愧疚地对孩子说:“对不起,爸爸没能遵守承诺;因为守护好新镇的父老乡亲平安是我的责任!”

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

2024年农村绿色家庭事迹材料范文7篇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2024年观后感8篇

2024防汛抗洪心得体会7篇

2024年抗洪心得优秀7篇

三好事迹材料主要事迹5篇

三好事迹材料主要事迹优秀5篇

餐饮事迹材料5篇

道德学生事迹材料5篇

青年岗位事迹材料参考5篇

三好事迹材料范文5篇

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24抗洪事迹材料5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