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撰写教学反思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作为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要重视教学反思的写作,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篇1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为学生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和畅所欲言的表达,积极地观察、思考、表达。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互夸”、“现场采访”“交流汇报”“猜猜他是谁”等环节,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夸自己身边的人,学生有话可说,情绪极高,说的也入情入理,我在其中角色就是一个听众、发问者或是适当点拨的参与者。

二、适当引导,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我们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但这决不是指允许他们放任自流,口语课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方式、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导。比如学生在有个学生在夸奖别人的时候,用食指指着别人,我知道,这只是学生平时的一个习惯动作,我认真地告诉他,在和别人交流时,这样的动作如果改成“请”的手势会更好,更有礼貌。在第一次试教课上,有个学生,当我叫他夸夸同桌的时候,他马上大声地说“他没有优点,他经常都受老师批评的。”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我看到他同桌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对站起来的同学说“每个人都有优点,有时只是我们观察得不够细致,我从这同学低下头的表现就知道他肯定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了,我也相信他以后受到的批评会越来越少!”接着,我还乘机跟他们说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肯定的共同心理,并告诉他们平时应该多去看别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即使别人有缺点,我们也应该委婉地,有艺术地批评指正。看到同学们的微微点头,我知道,这一课堂上小小的插曲对他们以后的口语交际也是大有成效的。

三、运用多元评价,调节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我们要有多元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过程。学生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多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学生不尽让人满意的表现我们也应该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篇2

作文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思维的重要渠道,它为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中年级任教老师可能都有这个共同的感受“教学生作文难,教学生初学作文更难”。而今天看见刘老师在《我的同学》这堂习作训练课,面对三年级初学写作的孩子们,把课上得有条不紊、扎实有效,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掌握写作的技巧,我感慨良多。下面就刘老师的这节习作课谈谈我的感受。

一、注重课前准备,奖罚得当。

刘老师在课前注重与学生交流,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并对发言积极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及给予奖章奖励。大多数孩子都积极主动展示自己,使孩子们得到进一步的互相了解,也为下面的讲课进行了铺垫。同时因为孩子们在课前已进行过比较充分的准备,所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不感到陌生,课堂气氛轻松而不哄闹,井然有序。

二、游戏先行,激趣导入。

刘老师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新课,首先出示一段话,描写班内同学的外貌、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然后让学生猜出同学的名字,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踊跃参与,以一种轻松的状态进入学习。她结合身边生活,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这既丰富了习作教学的内容和情境,也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

三年级习作课程标准中要求:“能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图、听范文,引导学生应按顺序来描述人物,并懂得抓住一件典型具体的事去表现人物的特点。同学们都踊跃举手抢着发言,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中回答得非常好,且各异奇趣。在同学们介绍同学特点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后,刘老师进行总结,并将写这篇作文要注意的事项对同学们进行小点讲说,让学生对这些小点理解并注意运用到习作当中去。在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后,让孩子们以《我的同学》先进行一小段说话训练,在说话练习中,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给予鼓励,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再联想其他内容,发散学生们的思维,在听、说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联想与想象,以期写出符合自己个性和想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文章。

四、重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掌控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以学生为主,刘老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对于写作,这是一般学生都挺害怕的事,要么不会写,要么不想写,要么思维过于活跃而调皮捣蛋,搅乱课堂秩序,让其他学生也不能好好听课。对于这些问题刘老师都很好地把握住了:通过老师的提问与指导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奖章的奖励与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们敢于说话,大胆发言;示范性安静动作和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奖励给学生树立榜样。这样,不仅让学生能积极有序地发言,同时也让老师能更好地给予指导,让学生们都能更好的听课。

刘老师能把一堂习作课上得如此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特别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把握上让我感到惊叹。但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因为班级学生较多,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和回答问题上都有不同的反映,如果老师只喊那些举手活跃的孩子,而忽视了那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孩子,这样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其实那些问题都不难,不用担心孩子们回答不出,应都给他们以机会与鼓励。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篇3

经历了才明白……

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第二年的新教师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代表联丰小学参加小榄镇语文口语交际(作文)大赛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给予了我。我是幸福的,因为在身边有领导的关心和朋友的支持。有体验才会有感悟,有感悟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才会有成长,有成长才会有进步。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身能力的薄弱。

一、弄明白了比什么都重要

何谓“口语交际”?这是我第一次上完课后刘校长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今人教版语文书中,从一年级开始就设有口语交际这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培养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得通顺流畅,让对方听得懂,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

1、创设“语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夸夸我的同学》中。“请同学们接下来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听自己看,待会我可是有小问题的。”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趣味性,但是又给他们安排了任务。随后播放录像,学生都目不转睛的死盯这大屏幕,此时此刻学生已经明白了夸什么,怎么夸。就不要过多的讲解夸奖的要求,而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归纳、板书出来了。

2、多向互动,发展学生的“语技”。

口语交际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其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随之,在互动的过程当中促使交流逐步深入。在《夸夸我的同学》一课的训练当中,首先是学生向老师汇报,列举我们班级同学的优点。此环节是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有哪些优点可以夸奖。其次到小组讨论,让学生夸奖同桌,老师当。此环节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面对面的相互夸奖。与此同时让学生来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运用夸奖的要求。再次让学生下座位去主动的夸奖别人,在进行“相互促进”这一环节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际对象、交流方法,获取、整理自己所需要的交流信息。在这种接近生活自然状态的训练中,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3、拓展延伸,引向生活实践

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中止步。在本次口语交际课的结课时,我针对现在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的这一弱点,号召同学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地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快乐,同时对自身也是一种促进。通过“罗丽斯先生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夸奖的力量是无穷的、是伟大的、是神奇的。更加激励了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的去赞美别人。通过这样一节课,让我对口语交际有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二、成长需要打磨

好课是靠周而复始的“磨”出来的!《夸夸我的同学》这个课题我试教上了6次,正式上了2次,其中有泪水也有欢笑。这样的磨课是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因为这也是促使我成长的加速器。

反思之一:

飞快地从教室走出来,片刻都不想停留。课堂感想就两个字“失败”,此时的心情百感交集。

本次口语交际课,我的设计是针对现在的孩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的这一弱点,号召同学们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地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一种快乐,同时对自身也是一种促进。最后我适时送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句话“只是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更加激励了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的去赞美别人。知道不代表真正能做到,做到不代表真正明白!此时此刻想法已成泡影。失败总有原因,只有客观的分析,勇敢的面对才有可能使得自己获得下一次的成功!对于本节课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从课的结构上来说,整堂课我完全没有把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备学生,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口语交际课就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然而,口语交际课学生的回答是没有办法预设的。由于事先自己没有收集大量的资料,当好几个学生不知如何夸奖时,心中便已没了方向,不知采取怎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课堂机制极度欠缺。学生不懂,老师不引。慢慢的整堂课变得死气沉沉,看不见高高举起的小手,以至于原本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更重要的是自己都没有学会夸奖学生。

反思: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篇4

?夸夸我的同学》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安排此次口语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在交际过程中增进同学情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了能更好地使用本课程资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建议教学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本话题是夸奖自己身边的同学,是以真人真事为情境展开的交际,教师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班的学生,也可能对学生平时的一些细节表现不是特别了解。如果在课前能布置学生收集同学值得夸奖的具体事例(可制作一张相应的表格让学生预习时填写),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夸得好就会得心应手,学生也能侃侃而谈,交际的效果会更好。对于借班上课的老师,课前更要对学生的情况摸底,尤其是对班上特别优秀的学生要了解得详细一些,以便在引导学生用具体事例来夸奖同学时,能灵活巧妙地点拨。

二、使用照片,增加真实感

因为我在研磨这节课的过程中都是借班上课的,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所以导入此课的ppt采用的是一些卡通小朋友乐于助人、有特长、关心集体等方面的图片,如果是在自己执教的班上这节课,ppt的第一张、第二张都可以是班上学生爱学习、爱劳动、有特长等的相片,这样更有真实感,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交际的欲望。

三、巧妙点拨,避免单调重复

在学生进行言语交际时,教师要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出现重复单调的语言,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引导。例如可用“先总后分”式的:“××真……有一次……(具体例子)。” “××是一个……的同学。有一次,……(具体例子)。”还可以引导“先分后总”式的: “有一次,……(具体例子)。××真是一个爱劳动的同学。”等等。至于什么时候学生用什么句式,教师要相机点拨。

四、创设形式,提高交际兴趣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但《夸夸我的同学》这个话题如果不注意引导,很容易上成“你夸我,我夸你”的独白式,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多种互动的交际形式。如学生甲夸完学生乙后,老师可及时引导学生乙反过来夸学生甲。另外,学生之间的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互动机会。如某学生说完后,教师及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也是提供给学生交际的机会。有些交际的情境要根据班级实际来创设。例如我在与香港荃湾公立何传耀纪念小学的教学交流活动中执教此课时,考虑到“招聘《校园报》小记者”这一环节不适合香港的小学生,所以我将此环节改为香港翡翠台的一个儿童节目——“放学icu”,请学生来当“放学icu”的小嘉宾,节目的主题就是“夸夸我的同学”,要求“小嘉宾”们上台来结合具体的事例夸夸自己的同学,让下面的同学评一评哪位“小嘉宾”的口才最佳。这样,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五、关注细节,营造 “夸奖”氛围

因为此次交际的内容是“夸奖”,而夸奖能给人带来愉悦,所以教师要注意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动作都带有夸奖的意识,使整节课沉浸在浓浓的夸奖味儿中。如课伊始,就可夸奖学生坐得端正,夸奖学生的小眼睛亮晶晶的;在课中,始终不忘记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关注及欣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及同学的真诚赞美,使课堂的氛围与交际话题始终吻合。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篇5

懂得夸奖,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艺术。适当地得到夸奖,是人得到尊重和鼓励的一种体现。受人称赞,被人尊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赏,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得到成人和同龄人的认可和表扬,因而培养学生在交往中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对于别人的长处能由衷地提出赞赏之情,从而激发对方与自己交往的热情,也提高了自身的交际水平。因此,本次的口语交际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一、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

要让学生开口说话,就必须培养一定的说话环境。因此,在进行本次口语交际教学时,我创设了一组学生易说的交际情境。首先,我借和同学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姓名和爱好,积极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夸奖他们,使他们易于说、乐于说。然后借卡耐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夸奖的作用相当大,从而激发学生想学夸奖、想夸奖以及被夸奖的欲望。

二、多种方式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表面上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其实它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心灵的沟通。在本次的口语交际过程中,老师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夸的方式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学习夸奖的过程中易发现,通过语言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在练习夸奖的过程中,通过语言体会到运用的乐趣;在拓展中,让情感得到升华。这就不仅仅是在进行交际的训练,而是进一步升华,训练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特别是在全班范围夸的时候,学生走下座位,使教学不局限于学生的座位,也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愿望,也使他们的交际愿望得以实现,体会到交际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使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叶圣陶前辈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口语交际座位一种综合能力,它的训练必然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不能局限于课堂。所以,在本次口语交际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多多地去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别人的优点也是一种快乐,同时也可以改变自身存在的一些比较有偏见的看法。最后,伴随纯净的音乐我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好话一举三冬暖,一句诚恳的夸奖,能使别人如沐春风!”使学生在动听的音乐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也使本课的主题得到升华!

但是,“人无完人”,我想每一节课业如此。在本次口语交际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遗憾。比如: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语表达还不够自然流畅。这就需要老师应更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相关文章:

语文单元教学反思5篇

苏教版认识1-5教学反思5篇

初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5篇

识字6教学反思通用5篇

英语教学反思参考5篇

杯子设计教学反思5篇

水的主题教学反思5篇

船的历史教学反思5篇

识字6教学反思5篇

我的教案及反思精选7篇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我的同学》教学反思5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