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老师对写这件事情教案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在写教案时,我们要透彻分析,全面了解教学目标,以下是爱制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景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树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组朗读,师随即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小结归纳:雷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蝉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本课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4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难点: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细致入微。
教学准备:
学生: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搜集猫的图片、与课文情境相吻合的音乐、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吗,他也很喜欢猫,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1.学生自主汇报字词: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阅读全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1)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学生合作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可爱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的猫
(淘气)胆小勇猛
(2)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理解:
①课件……无论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一想会有谁呼唤它。)
……无论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呼唤它。)
②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
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
理解:①投影出示有关句子,出示猫“屏息凝视”的图片,它在做什么?再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在想什么?
②读出猫的尽职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认为这是只怎样的猫)?
①你能从黑板上圈出一个词语吗?
②再读读这两段话,读出猫性格的古怪。
(4)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①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
②填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
既( ),又( );
既( ),又( );
既( ),又( )。
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③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字幕变色)齐读第一句话。
四、反馈检测
1听写生字。
2有感情读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2. 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二、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三、汇报展示
(一)再读课文,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1 哪里读出猫的可爱,请读出有关的内容。
2 感受猫的可爱
①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看看这句话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怎么理解?
②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
读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③读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④小结:老舍先生爱花、更爱猫,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下一课《母鸡》就是他的又一生活感受。不仅老舍先生爱猫,很多作家都很喜欢猫,如周而复、夏丏尊等,课下可以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中他们的文章。
(二)拓展延伸
1 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①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
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猫。再请你欣赏几幅猫的图片,看你喜欢哪只小猫,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表达一下你对他的喜爱。其他同学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小猫?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2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相信你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观察,你也一定会写出像老舍先生一样棒的文章。
四、反馈检测
1.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2. 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五总结全文: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设计:
猫
古怪 老实 念玩 尽职
胆小 勇猛
课后反思:
教学《猫》这一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我花了大约一课时的时间(两课时合起来)先让学生依据预习提纲,然后小组进行分工,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合作,学生们或查字典,或翻工具书,不时地圈点勾画,还有小声的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云房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模仿重点段,用句式“有的……有的……”说话。
3、会认读、书写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注意“净”、“耍”的笔顺。
4、感受云天的美好,想象雨后天空的美丽,初步养成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描述导入
小朋友,在夏天的午后,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瞧,这儿一朵,那儿一朵,真漂亮!
听!这时候,谁也来凑热闹啦?(齐说:一群小鸟飞过来)让我们也插上翅膀,变成快乐的小鸟,飞上蓝天云看看。
此时此刻,看到这么多白云,你最想说什么?
“哇,这么多白云!我们也来造云房子。”
师:来,让我听听,哪只小鸟最想来造云房子?
想造云房子的小鸟们一起大声说。
二、读书感悟
1、小鸟们是怎么造房子的呀?捧一团白云铺地板,四周造起高高的墙,开一个小门,再开一扇窗,屋顶盖好真漂亮!
瞧,是高高的大楼房!小鸟们还造了哪些云房子呢?请小朋友们快乐地诵读第二自然段。再找一找。
2、指名读。
出示:“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师:这么美的云房子,多有意思呀!大家想读好吗?
先练一练,再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3、课前,唐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仰望蓝天,欣赏了空中千姿百态的云儿,我们还用小剪刀剪出了美丽的云房子,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云房子呢?
这么多同学想说,那快让我们回到小组里用上面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云房子真呀!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4、小鸟们的云房子很美。你们的云房子也别具特色。
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开开心心地哭串门呢!它们在说什么?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5、鸟儿们玩得起正开心,忽然(播放课件)咦?云房子变小了,云房子不见了,云房子哪儿去啦?快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抓住“咦”、“变小了”、“不见了”、“哪儿去啦”读出小鸟的惊奇与留恋。
抓住“笑咪咪”、“水汪汪”等词语,表现出大自然的清新与美好。
三、积累拓展
1、今天,我们和可爱的小鸟把太阳公公留下的云朵造成了许多美丽的云房子,现在我们一想着那些可爱的去房子,一边读好这篇美丽的课文。
配乐齐读课文。自由练背。
2、云房子的故事讲完了,不过天空中还有很多很多树林、云花朵、云小兔等等有趣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小朋友自己编写吧!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耍然净洗
2、指导给“然”、“洗”扩词语。
3、观察“耍”、“净”的笔顺,“耍”与“要”进行比较,“阵”的第五笔是横不是竖。
4、描红后交流注意点,而后临写。
五、课后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楼房()的礼堂()的太阳
()的蓝天()的小鸟()的白云
2、观察白云或彩霞,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有的像……有的像……”写一段话。
第一题为基础题,第二题为提高题,可选择完成。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和多音字“好”。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小鹿活泼,快乐,体会文中营造的童话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好、听、非、住、胆、平、完”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创设清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又一、位新朋友来到我们中间,他是谁?
2、出示“梅花鹿”的词卡,请同学们跟小鹿打招呼。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过渡:小鹿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想去吗?翻过生字山,走过生字桥,那片美丽的小树林就是小鹿的家。
1、(课件出示生字小山)我们来爬山!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2、(课件出示生字桥)我们来过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
过渡:(课件出示美丽的风景图)瞧,我们的朋友来迎接我们了!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欣赏课件展示的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鹿?
(3)读读这一、段,用你的声音告诉我们,你的心中有一、只怎样的小鹿。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共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小鹿跑呀,跳呀,来到小池塘边,他看到了什么?
(1)说说画面上的景象。
(2)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鹿在夸你们呢!
(3)同座互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读,上台表演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看到这幅奇妙的画面,小鹿会想什么呢?请你猜猜看。
(1)指名说一、说,肯定学生的大胆想象。
(2)小鹿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快来读读吧!同座互相读,推荐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多活泼可爱的小鹿呀!他可真像一、棵小树,一、棵长眼睛的小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性朗读
过渡:你们喜欢这只小鹿吗?你们觉得这棵长眼睛的小树有意思吗?你想做这只小鹿吗?
1、请你把1——3自然段中的“小鹿”换成“我”,再来读一、读。学生练读。
2、说说像这样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3、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鹿,你是一、只活泼的小鹿,你是一、只可爱的小鹿……请大家把1——3自然段美美地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吧!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2、观察这几个字字形上的共同特点(左窄右宽)。
3、老师范写“好”。
4、学生练习书写。
5、书写反馈。
板书设计
2、长眼睛的小树
好听住胆左窄右宽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熟练掌握本课的新词。
3.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使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2.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2.独立识字,正确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
投影,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文题目,布置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识字2”。在今天的课上,我们要通过独立识字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二、布置自学任务,完成生字自学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上节课中我们是怎样自学生字的?
(我们先通过拼音来认读生字,再借助字典来确定每个生字的部首并标注在书上,有不明白的记录下来,留在小组里讨论。)
2.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进行生字的自学。
(老师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
3.学生自学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每个人讲一个字,如果有问题大家讨论,还有不能确定的,可以留在全班进行讨论时解决。
4.老师检查各组的学习情况,请各组派一个同学进行汇报,说不全的,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甲组:我们组汇报的是“碧”字。部首是“石”,上下结构,组词“碧水”。
乙组:我们组汇报的是“峰”字。部首是“山”,左右结构,组词“秀峰”。
戊组:我们组汇报的是“骆”字。部首是“马”,左右结构,组词“骆驼”。
己组:我们组汇报的是“驼”字。部首是“马”,左右结构,组词“驼峰”。
庚组:我们组汇报的是“架”字。部首是“木”,上下结构,组词“笔架”。
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生字书写
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大家认读、组词。
2.去掉生字上的拼音,再请学生认读、组词。
3.请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想想每个生字的笔顺是什么。
4.用实物投影出示生字下的描红字,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来描,其他学生看他的笔顺是否正确。
5.请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边描边想,这个字在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写得更漂亮。
6.请大家讨论。
学生甲:我讲“碧”,这个字上半部分由“王”和“白”组成,“王”字的最后一笔横变成提,这个字写的时候要让下面的“石”托住上半部分。
学生乙:我讲“峰”,这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右上是三笔“折文儿”。
学生戊:我讲“骆、驼”两个字,这两个字要写得左右同宽才好看。
学生己:我讲“架”,下面的“木”要托住上面的“加”。
7.听完学生的讲述后,让学生再描一遍例字,边描边记。
8.请学生抄字头。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