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备课必须要写的书面文件,优秀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教案是每一位工作者必备的技能,需要我们整理好课堂的思路,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1
一、材料提供
提供有简单情节的图片若干。如小猪脏没人理,洗干净讲卫生,朋友们都欢迎三张一组图片,并配有相应小套偶或小指偶。
二、操作层次
a.幼儿自由选图,可单张讲述,根据自身能力,将图中意思表达清楚。
b.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组成一组连续讲述。
c.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可脱开图片,选套偶或指偶边表演边讲述。两人合作或自己表演都可以。
三、提示
a.选图讲述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与表达的机会,教师着重在幼儿愿讲的基础上,启发他能按自己的理解初步表达清楚。
b.提供的图片可两张一组,也可三张、四张一组,视幼儿各人能力、水平任其选用。
c.图片须形象生动、可爱,颜色鲜艳,意思明确,便于幼儿理解,表达。
d.及时肯定有进步、有创意的讲述,开展幼儿间的交流,互相学习。
有趣的瓶宝宝(综合活动)(中班)
一、材料提供
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空塑料瓶三组:每组瓶宝宝的个数至少6只,组成3对:
b.米、绿豆、花生米等颗粒大小不等的物体;小石子,装有水的盆;天平秤。
二、操作层次建议
a.一组瓶宝宝每对分别装有米、绿豆、花生米,让幼儿摇动,根据声响,尝试差别进行分类;
b.一组瓶宝宝瓶内装有小石子,每对数量各不相同,让幼儿根据瓶在水中呈现的状态:沉、浮、悬浮,进行分类。
三、提示
a.教师可以视幼儿水平提供更多的瓶宝宝。让幼儿借助多种方法尝试给瓶宝宝分类。
b.为避免混淆,每组瓶宝宝可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c.为使幼儿的探索留有痕迹,教师可事先在瓶上作好标识,这样能方便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但比较喜欢参与区域活动,能遵守相应的区域规则,在开展“丁娜请客”主题中,我发现以区域活动的形式开展这个主题,幼儿的学习欲望更强烈,同时区域活动的开展能给幼儿提供多种平行学习的机会,因此,我们便把主题活动的内容及本阶段相应的学习活动融合在区域活动中,(认识小动物及相对应的词语;学习做客与请客的礼仪;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设计小动物的食物、请柬、动物头饰)把各种知识、技能分解到自理间、数数间、涂鸦间、娃娃间、音乐间、图书间等区域去实施。
二、十二月份区域目标:
1、遵守区域规则,活动中能认真参与区域活动。
2、继续学习对应、分类及强化幼儿对大小的基本概念。
3、了解请柬的用途和制作过程,感受参与制作的乐趣。
4、学习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5、明确自己的角色,积极参与角色活动。
6、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手部训练。
7、积极参与表演,学说短句:“我请你吃x x?”
三、本周区域重点及提供的材料:
1、涂鸦间:增设吸管、海绵、包装纸、饼干盒等,引导幼儿尝试学习制作立体的动物食物,供幼儿粘贴用的各种辅助材料(花、草、树、动物图样等)
2、娃娃间:将娃娃家创设成“丁娜家”,增设小动物食物(萝卜、小鱼、骨头)、小动物头饰,引导幼儿学说短句:我请你吃x x,复习“请进”、“谢谢”等词语。
3、音乐间:录制小动物音乐、动物头饰,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动作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及动作。
4、自理间:同上
5、数数间:同上
四:活动过程:
1、以“丁娜请客”的故事谈话引入。
2、引导幼儿自选区域。
3、重点指导:
(1)涂鸦间的幼儿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物食物。
(2)指导幼儿进入“丁娜家”后,会运用简单的短句:“我请你吃x x”及“请进”、“谢谢”等礼貌用语。
4、小结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可乐瓶若干,塑料圈人手一个,斜坡一个,杂物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运动:兔子舞
师戴头饰: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音乐起)
2、基本动作:游戏《狼来了》
师:这儿真美,我们在这儿安家吧!(取下圈,放在地上当家)我们还有很多粮食没搬,得把它们搬到仓库里。(指定一个地点为仓库)示范:走到场地一侧,取一件物品,用双腿夹住,跳到仓库处放下,再继续。(请个别幼儿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在搬时一定要用夹物跳的方法。)当大灰狼出现时,小兔要立即在塑料圈中蹲下,大灰狼走了,再继续搬东西。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练习两次。
3、游戏:小兔搬家
师:大灰狼真讨厌,经常欺负我们,我们还是搬家吧。
讨论:怎样把这么多的东西都搬走?引出夹物跳。
(1)造新家
兔妈妈介绍路线,与几只小兔示范夹物跳的搬家方法:背着圈跳过小树林(可乐瓶搭成),褡个新家,将粮食放在指定位置,再冲上山坡,跳下,返回原地。
(2)搬家
(音乐起)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沿路线搬家。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为小兔鼓励、加油。
4、整理活动:
师:哈,终于搬完了,这里很安全,大灰狼再也不会欺负我们了!(幼儿做高兴状:耶!)
真累呀,让我们放松一下吧!(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天快黑了,妈妈给你们讲个《小兔搬家》的故事吧!(幼儿边听故事边作休息状结束)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复习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尝试描述图形的二维特征。
3.启发幼儿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的交往,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
在游戏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并愿意描述。
活动难点:
区分物体图形、颜色的二维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熊两个;小鸭、小兔、小猫挂饰若干;各种形状的礼物若干。
2.供幼儿操作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颜色不同的饼干若干,贴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标记的盘子各一。
活动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扮小动物,你愿意扮谁就选一个挂饰挂在身上。
2.幼儿带上挂饰,你扮谁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鸭……)
3.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它们庆祝好吗?
4.怎么去呢?买些什么礼物呢?
5.每位选一件礼物,你选的是什么?告诉你的好朋友。
6.出发——小熊家到了。(敲门进入)
二、送礼物:
1.告诉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礼物,并祝小熊生日快乐。
2.按小动物分组把礼物送给小熊。
3.请个别幼儿把礼物按图形分类。
三、小熊请客人吃饼干:
1.小黑和小白准备了点心给你们吃,(出示两盆饼干)小黑准备的是奶油饼干,小白准备的是葱油饼干。
2.小黑请每位吃一块饼干,与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饼干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图形的饼干?
3.小白请大家动脑筋:
(1)请小鸭吃红的三角形饼干;
(2)请小兔吃黄的圆形饼干;
(3)请小猫吃绿的正方形饼干。
四、结束部分:
1.我也准备了一份礼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导幼儿一起唱“生日快乐歌”。
2.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等到明年再来给小黑、小白过生日。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进一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
2.幼儿共同分享成功后的喜悦,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3.鼓励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大胆的向别人讲述自己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
4.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分析、讨论,懂得朋友间交往的方法。
5.幼儿能与同伴协商:“我能和你一起游戏吗?”或者“我们交换着玩好吗?”等,掌握简单的分享策略。
二、分区目标:
1.操作区(晾衣服):能力强的幼儿能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正确的摆放圆点,给衣服排队;能力一般的幼儿能完整的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能力弱的幼儿能根据数字准确的摆放圆点。
2.数学区(找朋友):能力弱的幼儿能准确的点数并将卡片放到相应的位置;能力一般的幼儿能完整的讲述:“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能力强的幼儿能将自己如何玩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3.语言区(小信封):能力弱的幼儿能用手指逐字点读所掌握的儿歌;能力一般的幼儿能有表情的朗读儿歌;能力强的幼儿能将自己会读的儿歌表演给别的小朋友看。
4.双语角(卡片游戏):根据图片提示摆放相应的英语卡片和汉字卡片,幼儿间能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英语和汉字。
5.转盘游戏(夏天里的运动):幼儿能相互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各种不同的运动。
6.认知区(夏天的果实):幼儿能说出各种不同的果实的名称,并能相互提问,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内容。
7.3.3.3:幼儿能初步掌握1-8的步骤,能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活动区角创设
(1)做做玩玩:棒冰棒、棉花、泡沫、剪刀、胶水等。
(2)剪刀、胶水。
(3)3.3.3:3.3.3学具。
三、活动组织与指导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信里的内容?
(二)观察图片,引导讨论:
1。看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2。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他们?
(三)创设情景,幼儿体验:幼儿自由结伴,分别到已创设的活动区域自由选择玩,
1.操作区(晾衣服):幼儿正确的摆放圆点,给衣服排队。
2.数学区(找朋友):幼儿能准确的点数并将卡片放到相应的位置,能完整的讲述:“几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重点区角:语言区(小信封):幼儿能将自己会读的儿歌完整的念给别的小朋友听,并能与同伴协商交换区角内容。
4、双语角(卡片游戏):幼儿能共同分享自己认识的英语和汉字。
5.转盘游戏(夏天里的运动):幼儿能根据字卡和图片,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各种不同的运动,并能与同伴合作讲述。
6.认知区(夏天的果实):幼儿能根据字卡和实物说出各种不同的果实的名称。
7.3.3.3:幼儿能准确的做出1-8的步骤。
8.重点区角:手工区:
(1)幼儿能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小朋友分享。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启发幼儿能将自己所掌握的内容与同伴分享。
(3)鼓励幼儿遇到问题能相互协商,不与同伴争抢。
(4)启发幼儿尝试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区域,能与同伴友好协商:“我也想玩这个游戏,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参加这个游戏可以吗?”“我们交换着玩好吗”等。
(四)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活动情况。
幼儿说说自己刚才和谁一起玩的?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五)重点指导: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友好的游戏,分享自己游戏的喜悦,能和同伴协商共同或轮流进行游戏。
(六)个别指导
引导小朋友在自己完整的讲述后,能帮助其它小朋友,和他们一同游戏。
鼓励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的玩,不与同伴争抢玩具。
反思: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学会了分享、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以游戏的形式,情景化的表演,让孩子不知不觉得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篇6
一、材料提供
a.用纱布、棉花等制作的不同大小的“拓”;
b。稀释和调配好的各种水粉颜料(以备蘸拓之用);
c.教师在白纸上绘制各种简单的白色蜡笔画(以供幼儿拓印背景之用);
d.不同大小尺寸的白板纸、铅画纸、或其它吸水性能较好的无画面的纸,白色、金色、银色的蜡笔;
e.其它保持清洁的物品,如抹布、盘子、幼儿工作服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对被拓印出来的画面感兴趣。
第二层次:探索用一种颜色较均匀地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
第三层次:会试着自己用蜡笔画简单的画,并拓印背景。
第四层次:尝试用二种或多种颜色较有层次地拓印背景(如: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等),并感受不同背景的美。
第五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拓印画面,初步知道空间小,用小“拓”,空间大,用大“拓”。
四、提示
对幼儿而言,“拓”即敲。
首先,提供大“拓”,二、三种颜料及教师绘制的白色蜡笔画,让幼儿随意“拓”,并共同欣赏
“作品”。感受拓印之后白色蜡笔画的轮廓在彩色背景下所叠现出来的美,以吸引更多的幼儿都去试一下。在幼儿随意拓阶段,教师要留意拓得较均匀的作品,将其展现在表现区内,便于幼儿更多地用视觉去感知均匀的美,而不是教师用言语强调出来的“要敲得均匀,不要有空出来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对其余操作层次进行处理,要注意多用比较法。视幼儿操作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其它材料在幼儿进入第二操作层次之后再逐步投放。
区域活动幼儿园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