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专注的态度,做为一名教师,相信你一定掌握了写教案的能力,以下是爱制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过春节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过春节教案篇1
活动名称:我的新年愿望
活动前言:新年新气象,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中都有什么愿望呢?请与老师与其他的小朋友们都一起多交流下吧,以下就让我们来开展一项有关新年的愿望小活动吧,看看小朋友们新年都有那些的愿望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新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里,自己会有许多变化,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2、乐意对周围人表达自己的祝福。
3、激发幼儿喜欢过新年的情感,愿意表达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了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以及带若干件已经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张来自于父母或老师或同伴的贺卡,并将其布置成一个“贺卡展”。
3、做贺卡用的厚纸和一些用来装饰的彩纸。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1、准备自己的身高体重卡。说明:事先让幼儿了解并记录自己今年与去年的身高体重的变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数字记录,也可创设一个角落,形象地记录着幼儿的身高体重变化情况。
2、与父母一起准备自己穿小的衣物。说明:幼儿在准备过程中,获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性经验。
二、激发情感
1、说说我们在长大。
说明:
①可以先说说自己在长大。在幼儿说出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后,说说哪里可以证明自己在长大,如“我的裤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让幼儿来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长大的喜悦。
②可以说说别人在长大。说说同伴身体的长大和能力的“长大”。
2、记录现在的情况。说明:记录现在的情况,等明年再来看看我们的变化。老师可以用大张的白纸,刻画孩子的身高;幼儿的手、脚沾上颜料,印画在纸上,并保存好记录,来年再用。
三、给新年老人写信。说明:画画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愿望。
1、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写信格式:①画新年老人的头;②画自己的愿望;③画自己的头或写上自己的名字;④写日期。老师可根据班上孩子的情况,或引导幼儿画新年老人头,也可老师代为画好,以激发幼儿与新年老人交流的愿望。
2、介绍自己信的内容。老师应尽量引导幼儿讲述清楚自己的愿望。
3、也可将信写给亲人,如妈妈、奶奶等等,以增进孩子与成人的交流。
四、做新年贺卡。
说明:
①引导幼儿欣赏“贺卡展”。
②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张贺卡。老师引导:a,从卡的封面来有,可以用各种装饰纸装饰。B.从卡的内容图画来看,知道在卡的里面画上自己的祝福。
③幼儿动手做卡。
五、互赠贺卡,并向好朋友说祝福语。
总结:本活动可以引幼儿对新年的积极情绪体验,让幼儿在感受自己长大进步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愿望,从面健康的过新年,在这活动之中,可激发幼儿运用语言及其绘画等手工表达自己的愿望!
过春节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生:喜欢)那你们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吗?(生举手自由答)我们是这样过春节的,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北京的孩子是怎么过春节的呢?(生:想)好,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师指导学习。
重点指导“榛、掺、浒”和多音字“正”的读音。
4、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悬灯结彩:挂灯笼结彩带。形容喜庆景象。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腊月的初旬开始,正月十九结束)
2、快速读课文,提取信息,小组合作填写下表。(课件先出示空表)
主要习俗时间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糖、初一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出门拜年、在家待客、逛庙会正月十五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3、学生交流填表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答案。(若有不同意见,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5、通过表格,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6、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到相应的段落读一读,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四、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字新词需要大家用心去揣摩,联系上下文记住它们的音形义。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听写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课件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二、品读课文,领悟特点
(一)年前准备阶段
1、在这五个时间段中,哪几个时间段是准备过年的情景?(腊八、腊月二十三)
2、请在课文中找出描写人们准备过年的段落。(第1—7自然段)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人们准备过年的场面?(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也可以用文中“忙乱、紧张”等词语描述)
3、大人会忙些什么?(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大扫除、置办年货)小孩儿会忙些什么?(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你最喜欢哪一种活动?请找出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读出你的感受)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节前的这段时间你都会干些什么。
(二)过年时
1、交流: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除夕、初一、元宵节)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2、它们是一样热闹吗?默读思考:除夕、初一、元宵节,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3、学生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总结。(除夕:热闹、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元宵节:红火、美丽。)
4、品读第8自然段,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除夕真热闹。)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除夕真热闹”?(从“家家赶做年菜……鞭炮声日夜不绝”这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除夕的喜庆、热闹。)
(3)这一天除了喜庆、热闹,还有什么特殊意义?(抓住“除非、必定”等词语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5、品读第10自然段,思考:
(1)大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小孩子们会做什么呢?(逛庙会)
(2)老北京的小孩子们在庙会上玩些什么呢?(师出示庙会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孩子们的悠闲与快乐)
6、品味“元宵节”的气氛。
(1)读第12—13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2)引导想象: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花灯,还有什么?
(3)指导朗读,把花灯数量多和人们的高兴之情表现出来。
三、合作研读,领悟写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把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学生汇报。(作者详写的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其他日子则一笔带过。)
3、引导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详略结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出示课后习题第3题中的例句,引导学生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师范读引导)
5、拓展:说说选段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两个选段见课本阅读链接)
(老舍的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写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文中对除夕这一天热闹的场景描写得井井有条;初一则通过写腊月二十三人们祭灶的活动,来体现春节的趣味和欢乐。本文介绍了闽南的春节习俗,重点描述了一家人在腊月二十九一天的忙碌,忙碌中透露出温馨和喜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板书]
1、北京的春节
开始——腊月的初旬
彩排——腊月二十三
第一个高潮——除夕
第二个高潮——初??
第三个高潮——元宵节
热闹喜庆团圆祥和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完成表格。学生们大致了解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氛围。然后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详略结合的写法的作用。
过春节教案篇3
一、激趣导入
(师:课前放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师: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过春节,体会老北京的传统习俗。(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
生: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指课件)
生:老北京(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
师:是现在的北京吗?不是,是许多年前的北京,所以叫它“老北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去老北京的春节看看吗?请同学们翻开书p118小声的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注音,并且把生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小声的读文。
师: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字的读音,你要提醒大家呢?
生:提醒大家“色如翡翠”的读音。
师:小老师提醒的好,跟着读/谢谢你对大家的提醒。
生:全班读。
师:课文中的词语带上音节,你们会读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课件)
生:自由读、齐读。
师:去掉音节,能读准确吗?
生: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师:认识了新词,那就高高兴兴去看看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哪个小组愿意带我们去看看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生:开火车读文。
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听的过程中有问题请举手。
生:读文,倾听。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随文指导朗读:2段---
师:从腊八开始,经过一个月后,蒜就泡的?醋也有?
快流口水了吧,我们品品它的色和味吧。 (生齐读该句)
3段--- “年假”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什么假期呢? “年根”是什么时间呢?
师:(生读后)读得真好,听的也认真,鼓励他们和自己!
师:听了六位同学的朗读后,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热闹无比” )
师:让我们走进春节去热闹一番。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持续的时间长,到了正月十九,春节才结束。(课件)在这期间,还有许多重要的日子和特殊的活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用横线勾出还有哪些日子和活动。
生:勾画。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找到了哪些日子和活动。
生:汇报(师:像老师这样用简洁的话勾出来)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师:(指课件)同学们,看,老北京的春节时间长、活动丰富,你想去体验吗?这6个重要的日子里,你喜欢哪一天呢?就读哪个自然段,边读边勾句子。
生:读勾画
?4自然段〉
师:你为什么喜欢除夕?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吗?哪个段在描写除夕呢?(4自然段)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除夕很热闹呢?
生:“家家、”(生想:春节的这个时候,我们每家也都在准备——腊肉香肠,有什么味? )
师:还从从哪儿可以看出除夕很热闹呢?
生:那鞭炮声彻夜不绝。 (生想:有鞭炮、冲天炮。)
师:说得非常棒,回答得也很完整。谁还能分别说说?
师:哦,除夕哪天各种鞭炮声从十二点开始,一点、直到天亮,响个不停,这就是彻夜不绝,真热闹啊!
生:读该句“鞭炮声彻夜不绝”。
师:除了鞭炮声,还有什么热闹之处?(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
师: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回到春节的现场一起来守岁,手拿出来,一起倒数迎接新年。(课件,生倒数)
师:对呀,从零点钟声开始一直到天亮,人们围坐在一起辞旧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孩子们,除夕夜你们一家在做什么?
师:老北京除夕这天,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看庙会、守岁等等〈板书:热热闹闹辞旧岁〉。把书拿起来把热闹的除夕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来,读第四自然段。(齐读)
师:这才叫读得有滋有味。
(小结)老北京的除夕真热闹!
?5自然段〉
师:除夕过了,谁再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日子?为什么?老北京的大年处一,你们喜欢吗?
师:(配乐插图)这就是老北京的大年初一。你看到了什么呢?请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人们可真、!”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师指导有顺序的看图)
师:你们不仅说话完整,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
师:大年初一时,老北京的人们走出家门,有的逛庙会,有的看美景,还有的去拜年,到处都是热闹的味道,老北京春节的味道。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五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用朗读把我和在座的老师带进了热闹的大年初一,谢谢你们。
师:同学们,大年初一的人们高高兴兴的逛庙会。除夕时人们忙碌而热闹的准备着,这让我们感受到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
生:截然不同
师:真能干!你们的感受和老舍爷爷一样的,让我们把自己和老舍爷爷的想法说出来。(生读句)大年初一,人们(板书:高高兴兴迎新春)
?6自然段〉
师:领略了热闹的除夕和大年初一,还有哪个日子吸引你?为什么?
生:读句。
师:同学们可别停下脚步,一起到元宵节逛逛,
各种各样的彩灯都挂起来了,处处喜气洋洋,你们想去看看吗?走!(课件)
生:看灯。
师:你们想用哪些词语形容热闹的灯景呢?
生:说词。
师:你们真是积累好词的能手。
师:除了课文里说到的灯,想像一下还有什么形状的灯呢?
生:想象。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置身五彩缤纷的灯海可真舒服。
此时,我们虽然不能做灯,但我们能用朗读来体现灯的美丽。
生:自由读、分组读(4个组),引读。(看课件)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老北京的元宵节是如此热闹,难怪老舍爷爷说“元宵一上市,春节的?就到了。
生:读中心句。
师:除了看灯,人们还会?(生答)元宵节时我们也要吃元宵,因为预示着......
师:同学们读书的热情这么高,连老师也被感染了,我们一起来读。(引读)
师:在元宵节里,老北京的人们〈板书:快快乐乐逛元宵〉
?7自然段〉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生答)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换来快乐的生活。过年了,你们又张大了一岁,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吧。
生:读该段。
小结:总结全文
师:老北京的春节结束了,同学们可别遗憾,再过三个月,20xx年的春节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到那时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我们龙泉的春节。
过春节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理解对联要点。
2、了解对联、窗花的含义。
教案准备:民间艺术品、剪纸、花炮、“稿”字、对联。
教案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过年时各家门前、窗上增添了什么。
2、 简要介绍窗花的含义:表示喜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更好?
3、 出示剪纸、花炮、“福”字。讲解这些民问艺术品丰富的内涵,如在家中悬挂花炮是希望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倒贴“福”字是期望新的一年里福气来到,生活富裕。
4、 出示对联,讲解对联的来历、含义,重点讲解对联的要点(上联、下联、横批)。幼儿园大门对联集锦
5、 幼儿试着编对联。教师在鼓励、肯定的基础上帮其整理。
6、 分组出对联:小组商量确定后请老师写出来
过春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 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2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3 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4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效果分析:
通过宝宝过春节的活动,仿佛又让小朋友们回到了春节时的开心氛围中去了,一时间难以收复小朋友们兴奋的心情。通过活动的目标要求的学习,我们间接地指引幼儿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过春节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回忆、分享自己了解有关“过春节”的`趣事,进一步感受过年的快乐气氛。
2、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对中国春节习俗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台历一本
教学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过春节”经验帮助记忆儿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两个新年
1、重点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每年要庆祝几次新年吗?是哪两次?
2、找找元旦和春节:请幼儿在年历上把两个新年的第一天找出来。
·小结:元旦每年都一样,都是1月1日。春节年初一每年不一样,今年就是2月19日。
3、重点提问:在世界上有哪些人要庆祝春节?
·小结:春节又叫中国年,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理解:华侨)
二、春节印象(解决难点)
1、问题导入:每年的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做准备。你们家做了哪些准备?
(春联、放鞭炮及窗花等)
2、讨论:
(1)大年初一的前一个夜晚称为什么,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要连着休息几天?七天里,你们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
三、春节歌谣(解决重点)
1、欣赏老师朗诵的歌谣,请幼儿说说歌谣中的动物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哪些事情你也在春节里做过?
2、学念儿歌。
四、结束活动。
过春节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交流过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喜庆的春节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实景创编成儿歌,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重难点:
1、把自己过年的真实生活场景编成儿歌。
2、引导幼儿大胆、流利的与别人交流自己过年的点点滴滴。
活动准备:
1、过年的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
2、迎新年过新年庆新年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2、老师提问: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3、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播放准备过年过年的课件。)
4、老师:其他小朋友过年和你们过年一样吗?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让幼儿了解我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开拓幼儿眼界。)
5、老师小结:过年的很多习俗都是相同的,让我们把这些习俗编成一首儿歌吧!过年前,我们要做什么?春节到了,我们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6、老师和幼儿一起念过年真热闹的儿歌,回味过年的点点滴滴。(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念儿歌,如分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师:过年这么热闹,让我们再来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锣鼓、舞一舞龙炮吧!(引导幼儿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到教室外,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的语言区,可以给幼儿提供有关过年的图画书、连环画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年的认识。
2、可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收集过年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如用塑料盘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爱小人等。
附儿歌:过年真热闹
临过年,灌腊肠,买年货,欢欢喜喜迎春节;
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忙忙碌碌真热闹;
吃年饭,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脸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人们脸上喜洋洋。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大胆的与别人交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年的,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2、老师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将自己在春节的生活场景创编成儿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如过年前,我们是怎样迎接新的一年的?春节到了,我们都做什么?)
过春节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