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学计划是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写之前一定要认真对待,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1

本学期我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也就预示着我需要把每一个年级所有的音乐课程了解透彻才能教好我的学生,针对上述因素我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对自身的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备课时注意与课标相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从中总结经验。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使课堂保持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

二、对学生的要求

发声训练部分: 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 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视唱、知识、练耳: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 、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学期我会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可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爱音乐的孩子感染内向腼腆的孩子,最后可以达到一个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安排, 我会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位走进我们学校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他们,我相信这样一定可以用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孩子。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68人,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强调了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音乐与动物的联系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的、又有外国的,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学生唱的歌曲以及欣赏内容,更不同的是,大大增加了学生创作、表演、动手等活动,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了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

三、教学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五、教学设想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从中总结经验。

六、教学课时

本册共有六单元,每单元用4课时,共计24课时,机动2课时

课题 周次 课时

一西部风情 2 4

二古诗新唱 2 4

三美丽的草原 2 4

四欢快的舞步 2 4

五绿色畅想 2 4

六欢乐的鼓声 2 4

七音乐中的故事 2 4

八美好的祝福 2 4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与节奏,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2、通过一学期的训练,知道演唱的演唱姿势,能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演唱歌曲;本学期能够背唱歌曲2—3首;

3、认识木鱼、双响筒、碰铃等打击乐器,知道正确的演奏姿势;

4、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如:四分音符、二八音符、二分音符等;

5、能够运用色块来表现乐曲的情绪;

6、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年级使用的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处出版的音乐教材。本教材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上,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创活动几大块安排。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中外儿童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三、学期教改研究专题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及正确的演唱习惯,让学生喜欢音乐、感受艺术;

2、探索自然界及生活中的音响元素,能够发现与模仿;

3、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对所学歌曲能够要求背唱;

4、能参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创编活动。

四、教学措施

1、抓好并巩固课堂常规,有明确的目标。

2、扎实的训练和巩固学生的音乐知识(乐理知识等)

3、充分运用音乐课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充分落实每课的重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尽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不能知识走过场。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来唱歌4课时

第二单元祖国祖国多美丽4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从小爱学习4课时

第四单元可爱的家4课时

第五单元我唉我的小动物4课时

第六单元小小足球4课时

第七单元花儿朵朵4课时

第八单元新年好4课时[工作总结之家 ]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教材分析

1、高一级学沿海版第二册,以唱歌为主,分五部分共9课。安排19课时,其中复习考试2课时,机动1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2、高二级学沿海版第四册,以欣赏为主,分四部分,共8课。安排20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实际授课16课时。

四、工作任务:

1、高一、二级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五、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高一、二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5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二、教学分析:

三、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拓展阅读】

初冬的雨,涔涔如琴,低诉如泪,让人情不自禁会想起那久远的旋律:“为什么,大地变得如此苍白/为什么,天空变得如此忧郁/难道是冬雨,即将来临/为什么,你的眼变得如此陌生/为什么,你的唇显得如此冷漠/难道是爱情,早已不再 ……”轻声哼唱齐秦伤感的歌,心中的那分追忆不期而至……

“看不见黑暗,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听不见苦难,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这是人们形容的阿炳的世界。在他深情的二胡声里,每个音符都犹如散落于玉盘的珍珠,让人怦然心动。阿炳在黑暗的世界里释放了灿烂的阳光。多年以后,一位来自扶桑之地的大师说:“断肠之感,对这首曲子来说是太确切了,听这首曲子,应该跪着来听才对。”

这样的力量来自何方?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于心胜,激于真情。”音乐是有力量的。《乐记》认为,音乐“能与天地相合,和鬼神相通,使宇宙大放光明,日月运行有序,四时风调雨顺,万物生长繁茂”。用音符讲述故事,用歌声传递情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灵魂。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歌唱的灵魂,声情并茂是歌唱的精髓。一曲《东风破》,荡气回肠得让人反复在心底吟唱:“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人如其声,声如其人,贴近灵魂的感悟,难以用语言叙述,只能用最温柔的方式,轻轻吟唱……

音乐是酒,拥有陶醉人心的力量。好琴难寻,知音难觅。“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一首歌,一段词,一个故事,一段情。漫步音乐的殿堂,那曲振奋人心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用他的一生去诠释的意义,《献给爱丽丝》其中几节是重复音符,像是反复诉说爱情;一曲《梁祝》,声声滴泪的唱词,婉转飘扬的曲调,似乎要把上天感动,要让大地震颤,听过的人都会不禁神往那番化蝶的美景;从朔北吹来的《走西口》,自由、放任的旋律,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民族的沧桑与创业的辉煌,让人感受哀婉动人的儿女情长和可歌可泣的激情荒凉。

音乐如海,拥有包容一切的力量。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纯粹的声音。“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白杨树笔直挺立,像一位英姿挺拔的战士永远守护在祖国边疆的哨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描述的是草原的美丽画面,歌唱者在演唱这草原美景时发挥想象并给予表达。歌里重复着她的故乡,辽阔无边的草原,还有生命中短暂的沧桑。一位散文家在听到千古名曲《平沙落雁》后,发出这样的感喟:“仿佛是随着寒冷的北风,掠过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蒙古大草原和长城两千多年的历史山谷,轻轻飘落到皇宫深院里来。”

音乐似书,拥有博学乐知的力量,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表演。演唱者良好的文学修养好比大海上行驶的巨轮,任凭巨浪袭击,又如一匹千里马,驰骋在千里草原。就如费玉清,他的歌虽然没有浓墨重彩,不像阎维文那么沉稳,也不似腾格尔苍劲,却在清亮澄净里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一剪梅》、《梦驼铃》、《此情永不留》、《相思比梦长》、《千里之外》等,他那完美的歌曲诠释,庄重而不做作,活泼而不轻佻,让人一度游走于他歌曲的意境当中,感受阅尽世事后的泰然,体验生命的淡雅和悠长。难怪有人言:这是一个男人的乐章,朗如日月,曲若流觞,用岁月开唱。

情到深处自然浓。让我们在音乐里感受力量,用情去演唱心灵的声音吧。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6

本学期担任高一音乐教学工作,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以审美为核心,突出教材作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音乐美的载体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紧密围绕高中学生的音乐需求,遵循其生理特点及心理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经验及实际文化水平,同时为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人性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需要。

3、重视音乐实践及创造性活动,以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关注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处理好培养审美能力与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4、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充分重视高中生的音乐兴趣及能力水平,密切联系其生活经验,突出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人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高中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本教材文化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版块构成。在教学时,既要强调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也要重视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既要强调对传统音乐的继承,也重视对现代音乐的学习。

3、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教材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事件,展示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选取最典型的音乐体裁及形式,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教学内容: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教学内容要求

5、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原则。

6、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7、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课程安排: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2课时)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3课时)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2课时)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传统现代)(2课时)

第五单元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2课时)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欧洲拉丁美洲)(2课时)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2课时)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1课时)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2课时)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7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

聆听《森林水车》

编创与活动

表演《早上好》

表演《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水车》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2.歌曲《早上好》

?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c大调,3/4、2/4变拍子。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3/4拍两乐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其间八分休止符因与译词的紧密结合,使其顺畅上口。

第二部分旋律2/4拍,仍为两乐句,级进的旋律由于在节奏上采用的切分节奏形式,使每个音得到强调,旋律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3.歌曲《小麻雀》

?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作者结合儿童心理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小跳与级进相结合,起伏得当,使得旋律流畅、优美,第三句旋律在较低音区重复,与前面形成对比,形成“转”句,使第四句重复第一、二乐句的素材,形成呼应,结束全曲。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教学要求:

1、表演《早上好》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

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

1、导入:

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

2/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

3/4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

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

再来一边

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

9、唱着歌,走一走

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

逆时针走二拍子

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同学的发明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同学情况分析:

我担任了本年级一、四、五、六班的音乐教学工作,同学基础单薄,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战略,协助同学自身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防止同学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同学边玩边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课,每一课包括聆听、扮演、编创与活动三局部。其中聆听的歌(乐)曲共十八首,要求扮演的歌曲共十六首,编创与活动共八次。本册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发明,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并且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同学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同学,但也兼顾个别同学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上的八个主题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同学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读谱知识:重音记号、3/8拍号、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与二重唱)、波音与上滑音、降记号。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同学的听辨、视唱、填写、创作旋律的能力,并学习为歌曲创编多种形式的伴奏。

4、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同学的音乐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同学。在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几种西洋乐器,了解它们的音色特点。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同学、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同学的认识规律,教同学动形象,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小朋友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与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优点,不时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同学,经常征求同学对老师的意见,不时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小班音乐课教案通用6篇

小学音乐课教学心得体会8篇

音乐教师音乐组工作计划范文5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7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优秀5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最新5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模板5篇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工作计划7篇

二年级音乐月教学工作计划5篇

音乐科工作计划7篇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音乐工作教学计划通用8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