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准备好教案,可以更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要想让教学更加有序,教师需在教案中详细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班会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班会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
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100天。
2、讨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
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安排两天的生活。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
情景二:
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
[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
情景三:
王丽在过往行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坏人的抢劫,找同学玩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王丽想到去商场买些东西,可就在买好东西离开商场准备回家时,被几位店员拦住了,说她偷了商场的东西,要搜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假如你是王丽,碰到了类似的遭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讨论)
2、看谁机灵
一天早上,在你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胁你交出钱来方可放过你。情急之中的你,会选择怎么对付这一场面呢(讨论)3,想一想:
电话号码
应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
110匪警报告案发地点及险情119火警报告火灾地点及险情120医疗急救报告病人地点及病情122交通事故报警报告事故现场及原因
4、总结: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要依法自律。(2)、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课堂小结:
请每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今天所学的内容或说出你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处在一个法制逐步健全的法制化国家里,我们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当受到不法侵害后,应当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希望同学们能走好青春的每一步,树立法治意识,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小学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内容、特点。
3、学习专题研究,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印刷品(包括邮票)和光盘,有条件的可要求上网。教师准备有关挂图,有条件的应准备光盘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也可用1课时,详见后面的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要点:这幅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而且状物画人,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赏读,展开想象
教师:(张贴挂图或播放光盘《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中的美丽风光。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教师: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的文字,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
(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繁华街市”更为热烈。)
第二课时
五、尾段导入,了解专题
教师: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六、小组合作,探究专题
教师: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又如“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画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图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学生看老师播放的光盘或从画图上查找。有条件的可指导学生上网查找。
七、班上交流,适时指点
班上汇报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要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要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有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斗百草、傀儡戏、相朴等;二是清明活动,如打秋千、放断鸢、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军中射柳;市招类,如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又如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又如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
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驳轿、官轿);骆驼。
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八、独立构思,撰写专题报告
以《t;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者》或《t;清明上河图>国的桥梁建筑者》,或……,写一篇专题研究报告。
(说明:如果条件较差的班级,即缺乏《清明上河图》光盘、课件、较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的班级,可不上第2课时,教学目标中相应减去第3条)
小学班会教案篇3
教学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活动形式:
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活动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
一、案例引出: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1、学生讨论发言。
2、老师小结: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
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1、学生讨论交流 2、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问题3: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1、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 2、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问题4: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学生回答。
三、案例分析:
案例: 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当语文老师讲到汉字的“笔画笔顺”时,有的同学交头接耳地发出哄笑。原来,这个班的学生小东的姑丈的名字与“笔顺”谐音,一些知道情况的同学便把这个当成玩笑。下课后,不明情况而又十分好奇的同学小明便向同学们打听为什么说到“笔顺”大家就会笑,小东顿时不高兴了,觉得丢了面子,便与小明争吵起来。刚吵几句,上课铃又响了,争吵暂时中止,课堂里又恢复了平静。然而,也许是小东、小明都年少好胜,下午5点半放学后,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但小东、小明这两个12岁的孩子留在教室里,继续下午的话题争吵起来,你说一句我顶一句,两人越吵越凶。争吵中,小东伸手打了小明一个耳光,小明不甘示弱,扑了过去,两人开始抱成一团扭打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小明将小东顶在墙壁上,前臂卡住了小东的脖子,五秒钟,十秒钟……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看到小东、小明打起来了,在一旁打扫教室卫生的林某等4名同学连忙上前劝架,4名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分多钟才将两人掰开。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因小东的脖子被卡得太久,被拉开时就瘫倒在地,脸色发青,小便失禁…… 经了解,小东与小明同窗时间长达六年,平时还挺好的。然而,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两个还不完全懂事的孩子一死一惊,悲剧
给两个又是同样贫穷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学生听了这个更为沉重的故事,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老师:让我们多学法,多知法,多守法,让法律指导我们的言行,让伤害远离我们,让我们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请同学们就今天的法制十分钟写一篇感想,再找一些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为我们下次的法制十分钟作准备。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注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玩笑时注意分寸,课间注意文明休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多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小学班会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的重要性。
2.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照片故事名??
活动过程
01活动导入
同学们,时光如梭,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收获了快乐,即将收获成功。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大家准备好了吗?
02活动开展
(一)引入主题:复习的重要性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图片《考试前后》。
师:同学们,看完图片《考试前后》,你们有什么感受?(指名说)
生1:我觉得小红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她考试前,认真复习,考得不错。
生2:我觉得小明同学是一个喜欢贪玩的孩子,考试前他只顾玩,不认真复习,考得很差。
生3:我觉得考试前的复习很重要,如果你认真复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古往今来,人们都觉得复习十分重要,谁来说一说关于复习的名言?
2.学生交流(指名说)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出示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梳理问题:复习的困惑
师:同学们,看来复习对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十分重要,在复习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激烈,谁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我的记忆不好,每次听写总要错很多,有一次老师听写错了10个生字,妈妈老是批评我。
2.我每次考试时,近义词、反义词总要丢分,我也去记了,但总记不牢。
3.我们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时间不够用,复习了语文,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作业了,复习效率不高。
4.我们2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自己在认真复习,可每次考试总是考得不理想,是为什么呢?
(三)分享好方法
1.仔细定好一个考前复习计划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不错,复习前要“仔细制定一个考前复习计划”,在安排学习任务时要轻重缓急得当,考试前定一个详实的复习计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效利用复习时间
师: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就是荒唐。”复习除了要定计划,还要有效的利用复习时间,平时,同学们浪费时间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示图片)如:聊天、没有节制地玩、无目的的东张西望、无目的的看与学习无关的书、为崇拜的人分散精力、看或写不必要的东西等等。
3.你们知道怎样有效地利用复习时间吗?
(1)早上6:00起床,背诵要记的课文、古诗词,复习效果最好。
(2)上复习课时,不能东张西望,要听老师讲课,记住要点。
(3)做作业时,不能边做边玩,要保证在9:00以前完成作业,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九小时以内。
(4)复习期间,要放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如《漫画》《笑话语林》。
(5)师小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同学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认真上课、认真复习,你一定会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讲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师:进行期末复习,才能使复习效果最好呢?让我们分小组先听一听同学们的复习方法,可以互相说一说自己整体的复习方法,也可以谈谈自己某一科的复习方法。
1.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各个小组派两名代表上来说一说自己的复习心得。
2.请语、数科代表上台介绍各科的复习方法。
03班主任老师寄语
1.数学可以梳理一些重要的概念,语文读一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段落。
2.认真仔细地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复习作业。
3.要把那些学过的所有知识理一理,记一记,做一做。
4.把老师在这一学期讲过的新知识通过做、读、背,真正地转化成为自己的真本领。
5.在复习时,如有一知半解的地方先自己去分析和理解,如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就向老师提问和请教。
6.做到劳逸结合,放松精神,该复习时认真复习,该休息时好好地休息。
7.尽量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克服急躁心态,尤其是课间不打闹,不做一些危险的游戏,使我们大家的校园安静下来,为大家创造一个静心复习的良好环境。
04畅说复习的快乐
师:同学们,复习是一件快乐而又辛苦的事,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改歌词)这节班会课,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生:指名说。
05班会总结
师: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班级争光,向家长、向老师汇报。
小学班会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掌握常规的自助方法。
2.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的珍贵,感受生命的价值,感受失去生命后给父母和亲人带来的痛苦。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游泳遵循的原则和常规的自助方法
难点:生命意识的培养和确立
教学过程:
一、场景介绍
1.展示近年来儿童异常死亡的图片和数据,教师讲述相关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认为这里的每个学生都会感到轻松。你是否为生命消失在这个世界而叹息和后悔,你在想什么?请继续观看下一个场景(老师展示了青少年溺水后家长和亲属的痛苦画面,然后学生们谈论你的观点。
3.小结:人们应该珍惜生命。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学习珍惜生命和防溺水安全教育
2.强调原则
1.过渡:在炎热的夏天,每个人都想在河里或池塘里游泳。然而,由于缺乏游泳知识,溺水死亡时有发生。据有关统计,溺水死亡率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0%。
2.当我们去游泳和洗澡时,我们严格遵守四不rdquo:
(1)不要去
(2)不要去河流、池塘和深水区
(3)如果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伴,不要去
(4)生病时不要去。
三、原因分析
1.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
3、结论:
(1)不能游泳
(2)水中突发疾病,特别是心脏病
(3)游泳时间过长和疲劳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5)水条件未知的河流和湖泊。
四、救援措施
1.如何确保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
2、结论:
(1)为了防止水下痉挛,游泳前进行热身。
首先研究身体状况。如果你太饱、太饿或太累,不要游泳。潜水前在四肢上提一些水。不要立即跳入水中。
(2)如果腿部或脚趾抽筋,深呼吸,向后靠在漂浮的水面上,用手握住抽筋肢体的另一侧,并将其拉向身体。同时,将手掌按在痉挛肢体膝盖的同一侧,帮助伸直痉挛的腿。
(3)对于手足抽筋的患者,如果手指抽筋,可以握住拳头用力打开,然后快速重复几次,直到抽筋消除。
(4)如果大腿抽筋,也可以使用延长抽筋肌肉的方法。
老师强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要先对你的同伴或其他游泳运动员喊道:“不要让你的'同伴抽筋。”;我抽筋了,来吧rdquo
(5)除了积极的自助外,溺水者在陆地救援时也应该积极:
如果溺水者的口鼻中有泥土、杂草和呕吐物,应该先清除,上呼吸道应通畅
如果溺水者喝了很多水,救援人员可以一条腿跪下,另一条腿弯曲,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弯曲的大腿上,用一只手托住溺水者的头,把嘴放下,并用另一只手按压其背部排水
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非常微弱或停止呼吸,则在上述处理后应进行人工呼吸。救援人员可以让溺水者仰卧,一只手握住溺水者的鼻子,另一只手握住他的下巴,呼吸,然后用嘴将空气吹进溺水者的嘴里。呼气后,离开溺水者的嘴,松开捏住其鼻子的手,并用手按压溺水者的胸部以帮助其呼气。定期重复,大约每分钟1420次。开始时,它可以稍微慢一点,然后可以适当地加速。
五、思想渗透
发布提案并提出要求
请珍惜生命,树立生命意识,珍惜每一天,安全每一天,安全生活。作为一所学校,学校严禁游泳。
小学班会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