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教案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指导和支持,下面是爱制作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我们的家园》。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和表演与歌词相关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序幕。

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聆听歌曲《我们的家园》。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我们的家园》,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3.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家乡了解和观察,提问:这首歌曲由两个部分组成你能划出来么?两个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演唱时应如何表现?

(三)听并学唱歌曲。

1.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

2.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我们的家园》。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三个和尚

教学目标:

1.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表演《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节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2.教师设问: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3.教师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

1.聆听器乐曲《三个和尚》,说说乐曲与前面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教师告诉学生,刚才听到的乐曲是作曲家金复载特意为动画片《三个和尚》创作的音乐。

2.为什么乐曲的名字也叫《三个和尚》,聆听乐曲前奏。

3.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4.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教师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

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乐谱:

(四)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1.教师播放乐曲,请学生思考在乐曲中和尚主题出现了几次。

2.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3.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4.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2.学生能否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3.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复习整个单元歌曲与乐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风车》。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大风车》,开始《动画城》歌曲的学唱。

播放歌曲《大风车》,学唱《大风车》。

(二)分组搭架“大风车”。

1.启发学生讲述风车的形状。

2.引导学生四人一组搭建一个风车。

3.所有风车围成一个圆圈,既可以四人一组地旋转,也可沿着大圆圈旋转。

4.边唱歌曲,边旋转“大风车”。

(三)随音乐旋转“大风车”,说出歌曲与乐曲名称。

1.教师播放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歌曲或乐曲,请学生随着音乐旋转“大风车”。

2.一首音乐结束时,停在教师面前的“大风车”,必须说出刚才所播放的音乐的名称,才能随着下一首音乐继续玩“大风车”。否则,这架“大风车”只能下场休息。

(四)结束全单元课程。

教学评价

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大风车》。

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大风车”游戏。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青蛙)

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

师:

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

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

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

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

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出示课题)

(三)学唱歌曲《数蛤蟆》

1、听范唱:

提问:歌曲的情绪?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

2、识谱(出示谱)

(1)师生一起数小节

(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

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

(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

(3)师生接唱歌谱

3、读词:

(1)教师范读

(2)跟读

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

(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

(4)齐读

(5)教师讲解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

(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4、唱词:

(1)师生接唱

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

(2)老师带唱一遍。

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

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

(4)学生齐唱。

(5)指名唱。

(四)续编歌词

两只蛤蟆……

三只蛤蟆……

小结:

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xx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大家。

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

拓展:

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

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

(播放《花蛤蟆》视频)

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一、导入部分

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

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

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目的要求:

一、通过听《糖果仙人舞曲》、《小天鹅舞曲》,唱《小红帽》、《有一个人在林中》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二、结合口风琴键盘认识d、r、m,能按正确的.姿势、按字母谱准确吹奏口风琴。

三、主动参与编创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乐等音乐时间活动。

教学重点:体验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听前可结合画片,用生动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格式,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提问: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4、在适当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第二课时

内容: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将剧情,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三课时

内容:表演《小红帽》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2、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可指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编创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4、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作刀道具配合表演。

第四课时

内容:表演《有一个人在林中》

1、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

2、反复范唱两次,让学生找出相同的旋律,唱一唱。

3、跟着老师有感情的读歌词,填唱歌词。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5、还可以分组吹奏,每人只吹奏一组,接着吹奏下去,形成连奏(慢一点吹奏,)中间不要空拍,如果谁没有接上,就请他为同学们唱支歌。

6、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质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5篇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5篇

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5篇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24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参考5篇】相关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