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灯笼教案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教案的内容是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的,教案只有紧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爱制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赏灯笼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赏灯笼教案7篇

赏灯笼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活动过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是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经验、信息,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启发,使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

赏灯笼教案篇2

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赏灯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关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赏灯笼教案篇4

教学目标

学习制作花灯的方法。

知道花灯组成的结构。

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红色彩笔、红绳、一次性纸杯、剪刀、双面胶。

一盏红红的花灯。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主题

1、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将来临,我们又要迎来什么节啊?

2、过元宵节都会有什么哪些活动啊?

3、家家户户都会在外面挂上什么啊?是不是我们幼儿园也挂花灯啦?

4、大家喜不喜欢花灯啊?花灯漂不漂亮?

二、说说花灯的结构

1、出示花灯,仔细观看花灯。

2、大家说说花灯都由什么组成。

3、说说自己家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制作花灯

1、看看我们需要用的材料,知道材料的名字。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让大家认真观看如何制作的。

3、再让幼儿们亲手制作,教师来进行一旁的督导。

四、总结

1、大家展示出自己做的花灯,共同欣赏观看。

2、比一比,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原因在哪?

3、大家一起提着花灯走出班级,自由活动。

赏灯笼教案篇5

主题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大胆地创造与想象,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3、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主题活动:

活动一:甜甜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活动二: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师: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2、猜谜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大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

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赏灯笼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活动准备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赏灯笼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看算式题挂灯笼,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2、通过挂灯笼游戏,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灯笼》ppt;

2、垫板每人一块,每个垫板上有5以内算式题一道;

3、各式灯笼每人三条。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师:“我们这个月10月1日,过了什么重要的节日啊?”

师:“在国庆节的那天我们大街上或者在屋檐上都会挂哪些东西显得喜气洋洋?表示我们在迎接国庆节的到来呢?”

小结:我们在庆祝节日的时候,都会挂上表示喜庆的灯笼来表达我们的.快乐。

二、看算式题挂灯笼

师:“你们瞧,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什么啊?我们今天也把这些漂亮的灯笼挂起来,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美丽,好吗?”

教师逐一演示ppt:

(1)观察5个灯笼(第一张ppt):

提问:这里有几个灯笼?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形状、大小、颜色、图案有无福字)

(2)观察算式题1+4=5和一串灯笼(第二张ppt)

提问:

a你又看到了什么?(式题和灯笼)

师小结:1+4=5就是一道算式题,中间有加号的是加法算式题。算式题下面的一串灯笼,就是老师看着这道算术题来挂的。数字1,我用1个大灯笼表示;数字4,我用4个小灯笼表示,数字5,就表示这串灯笼合起来一共有5个。

(3)观察算式题4+1=5和灯笼(第三张ppt)

提问:这道算式题中的

4、1和5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有4只怎样的灯笼?1只怎样的灯笼?合起来是几只灯笼?

小结:原来,我们在挂灯笼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清算式题。看到算式题中的数字4,我们在挂灯笼时就先挂4个小灯笼;看到算式题中的数字1,我们再接着挂1个大灯笼,合起来就是5个灯笼。

(4)出示算式题3+2=5;和五个并排放的灯笼(第四张ppt);

提问:看,这是一道什么算式题?我请小朋友来试试,请你看着这道算式题来挂灯笼,你会怎么挂?有哪些不同的挂法?(幼儿说,教师演示)

教师简单小结:原来,看着算式题,我们还可以根据灯笼的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图案等来挂,可以有两种甚者更多的挂灯笼的办法。

三、幼儿操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着老师给你们的算式题来挂灯笼。可以根据灯笼的大小、颜色、形状来挂,看谁能用一道算式题,挂出两串、三串灯笼!

1、幼儿操作

2、交流:

(1)先互相介绍,念念式题,并说说灯笼代表的意思。

(2)发现问题:找找有没有问题?哪里有问题?(教师帮助幼儿分析)

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玩了挂灯笼的游戏,国庆节除了挂灯笼,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办法,让我们的城市更漂亮呢?

下次,我们也用这些加法算式题来挂彩灯、挂彩旗,用这些式题表示不一样的东西,好吗?

赏灯笼教案7篇相关文章:

网络教案参考7篇

幼小衔接教案参考7篇

舞蹈课教案7篇

汤圆教案7篇

乌龟教案反思7篇

圆形画教案7篇

体育老师教案7篇

故乡,教案推荐7篇

7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教案7篇

初三历史教案7篇

赏灯笼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3735